宋代的养鸟文化,有些已经很少人知道了
“郁郁乎文哉”,这是后人对宋代文化昌盛的赞叹。在中国历史上,“两宋”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文化艺术的辉煌灿烂时期。自宋太祖赵匡胤借助“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以后,宋即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优宠文臣,提倡文艺,此后被历代宋朝皇帝所沿袭,朝野上下逐渐形成文风。
两宋统治长达三百多年时间,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民众所受的长期教育与熏陶,加上历代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使得宋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人们重视文化,热爱生活,懂得品味和享受生活的乐趣,对生活的情趣也颇多讲究。
在宋代,举凡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事物和娱乐活动,都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养鸟赏鸟也不例外。自唐以后,驯养观赏禽鸟在民间已广为流行,参与者也更加广泛。宋人崇尚儒道,亲近自然,对自然之趣有着深刻的领悟,反映在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中,对花鸟的兴趣更浓,了解体悟更深,欣赏花鸟的情趣也更加精妙,尤其是宋代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帝王和一大批文人的倾力参与,更使禽鸟的驯养和鉴赏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代养鸟热的出现,是因为两宋时城市生活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变化,一是城市居民的迅速扩充特别是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起。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为原始社会末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到春秋战国时形成高潮,当时兴起了众多城市,形成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一为唐末至两宋,两宋时形成高潮,表现为市镇兴起,城市经济大发展。
宋代形形色色的养鸟赏鸟者中,宫廷养鸟最为讲究,“珍禽异物,各务其丽”。(《武林旧事》)北宋继承中国宫廷养鸟的悠久传统,自开国后即开始在宫中驯养禽鸟。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大画家黄荃的小儿子黄居宷北宋初供职宫廷时,“多写禁籞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今传世桃花鹰鹘、纯白稚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之类是也。”到北宋后期,宫廷养鸟更为发展,“中官陈彦和言,倾在宣和间掌禁苑,四方所贡珍禽,不可殚举。蜀中贡一种鸟状如燕,色绀翠,尾甚多而长,飞则尾开,袅袅如两旗,名曰王母。”
两宋时受社会养鸟风气影响,寻常人家也喜在家中喂养一两只鸟儿,丰富生活,自娱娱人。在汴京和临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中都不乏养鸟爱鸟之人,喂养的鸟禽种类也很多,大多为当地禽鸟,也有一些为外地贩来。如南宋的临安,驯养禽鸟见于记载的有几十种之多,常见的有百灵、画眉、金翅、百舌、相思、绣眼、秦吉了、倒挂儿、黄莺、蜡嘴、鹌鹑、鸽子等,另外还有一些只知其名、不知其谓何种禽鸟的象番吃览、青菜、白角全眉、白青头、芦花角全、金肚细瓮等。
宋代是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文化和艺术充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养鸟上,其鉴赏水平明显提高,追求赏玩的品位和情趣,文化味更浓,讲究也更多。宋代养鸟和赏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养鸟的娱乐性和赏鸟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主要得益于一大批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如文中提到的文学家李昉、画家易元吉、诗人林和靖等。文人雅士的直接参与,丰富了养鸟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养鸟的档次,使养鸟真正成为了一项雅俗共赏的文化娱乐活动。宋人养鸟之雅,从给鸟儿取的名字上也可看得出来,诸如:告天子、鹅黄百舌、金翅、芦花画眉、鹅黄相思、紫膀绣眼、桐花凤、留春莺,等等,充满了文化的韵味和艺术的情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