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原型叶小鸾惊艳了明末清初的一代才女,
引言: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才女,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李清照、蔡文姬、班昭等。而在明末江南地区,流传甚广的却是明末第一才女叶小鸾。叶小鸾,字琼章,明末吴江(今属江苏)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之幼女。她潇洒多致,高情旷达,清理俊雅,超尘脱俗。她工诗善棋,好琴能画。所绘山水及落花飞蝶,皆有韵致。胸襟见识亦不同于寻常女子,被誉为“明代闺阁第一人”,留有作品《返生香》。
一、才貌双全,写就不凡身世
1、黛玉原型,阆苑仙葩
历史上有不少人认为叶小鸾是林黛玉原型,这并非凭空杜撰。虽然曹雪芹生活的年代与叶小鸾相隔了一个世纪,但明清文学一脉相承,曹雪芹在江南长大,对这位明末才女必有耳闻,而圣叹扶乩叶小鸾这样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也极有可能被曹雪芹借鉴。
首先,叶小鸾与林黛玉都是才女。叶小鸾才华出众,能诗善画,精通弈技琴艺,是个通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全才。林黛玉同样是大观园里诗词歌赋技压群芳的才女,只是她对书画似乎并不精通,略逊与叶小鸾。
其次,叶小鸾与林黛玉都有着绝世姿容。古代没有摄影摄像技术,叶小鸾也没有留下画像。我们无法看到她倾国倾城的美貌。但从她舅舅和父母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她惊人的美丽。养父沈自徵回忆:眉目如画,宛然玉人。母亲沈宜修形容她:娟好如玉人。“玉人”是对叶小鸾恰如其分的比喻。
第三、叶小鸾与林黛玉气质情怀相似。两人都是多愁善感,伤春悲秋,擅长写婉约诗。叶小鸾“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与《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行为如出一辙。
第四、叶小鸾和林黛玉都曾经寄人篱下。叶小鸾曾寄养在舅父家中多年,舅父舅母对她非常疼爱。林黛玉后来也是寄居在其舅舅家,得到老祖母的痛爱。
第五、叶小鸾和林黛玉都是未婚早逝。叶小鸾十六岁时临嫁而卒,林黛玉也是十六岁未婚而卒。都是既有体质虚弱的病因,也是伤情忧思的结果。
鉴于以上对比,推测叶小鸾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创作原型。倒也不无道理,说叶小鸾就是曹雪芹笔下的颦儿应该是可信的。
2、琴书为伴,多才多艺
小鸾灵慧早熟,工于诗律。三岁时,舅舅、妗母口授《花间》《草堂》及《万首唐人绝句》诸词,小鸾皆朗然成诵,乃至不遗一字。四岁时,即能诵《离骚》,数遍之后便可背诵了。张氏曾对沈氏言:
“是儿灵慧,日后当齐班、蔡。”
舅舅和舅妈闲来无事,命小鸾诵《二南》以解颐,她张口即来,琅琅而诵,令夫妇二人惊叹不已。
沈宜修在赏月时触景生情,随口吟出“桂寒清露湿”,正沉思下句,一旁的小鸾即接口道:“枫冷乱红凋”,令沈宜修喜出望外。
小鸾的诗才和才女薛涛不相上下。她十二岁时便能赋诗填词;十四岁后,小鸾亦攻书、画、琴、棋,多才多艺。一如当年的苏小小,成为一位声名远扬的才女。她诗词散文作品很多,文学造诣也颇高,著有《返生香》。
女诗人黄媛说她:诗与古人不相上下,出口入心,唐宋名人亦当避席。一家人都说小鸾“貌若王嫱,才若易安”。
3、妗母恩重,恩泽难报
小鸾6个月时,沈宜修就将她送予哥嫂抚养。妗母张倩倩亦是天姿聪慧的才女,她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欢乐,给自己带来莫大安慰的小鸾视为掌上明珠。
天启五年(),叶绍袁中进士,举家欢庆,叶家借此机会,把十岁的小女儿接回了家。小鸾到家后,寻来一株腊梅树苗,亲手种在疏香阁前的院子里,以不忘舅父妗母的养育恩德。据说叶小鸾种的这株腊梅,老树虬枝历经四百年风霜雪雨,依然年年冬天吐蕊怒放,成为午梦堂仅存的遗物。
小鸾走后,妗母张倩倩失去了精神支柱,整天失魂落魄,以泪洗面,郁抑不堪。加之她没有为沈家留下子嗣,家人轻视,而丈夫又不知体贴。与小鸾别后,抑郁成疾,只过了两年34岁的张倩倩就离开了人世。
十二岁的小鸾得知养母去世后,十分悲痛。但因全家跟随父亲在外地,小鸾想最后见养母一面,也未能如愿。后来,回到家时,她第一时间跑到妗母的坟前痛哭祭拜,抱着墓碑作诗一首:
十载恩难报,重泉哭不闻。年年春草色,肠断一孤坟。
二、恐婚积郁终致兰摧玉折
1、绝世姿容,君子好逑
小鸾容貌娇媚,身材窈窕,长发乌黑亮丽。一日,叶小鸾素面向母亲请安。沈宜修见女儿风神韵致,不禁戏言道:
“儿嗔人赞汝色美,今淡妆乱发尚且如此,真所谓笑笑生芳、步步移艳矣!我见犹怜,未知画眉人道汝何如?”可见其绝世姿容与传说中的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相上下。
才貌双全的叶小鸾追求者甚多。其中河南布政使之子张立平也是求婚者之一,叶绍袁觉得张立平知书达理,才学相当,可谓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便欣然应许。
2、多愁善感,不堪重负
当小鸾婚事定下来后,因叶绍袁弃官在家,收入有限,难以置办嫁妆,父母不胜惆怅。善解人意的小鸾说:“荆钗布裙,贫士之常,父亲何自苦为?”为父母分忧解愁。但叶小鸾自己却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迷惘。
婚期一天天临近,让小鸾敏感的心灵不堪重负,居然一病不起。小鸾曾请求父母:“我有病在身,可否将婚期推一下?”母亲轻轻摇头:日子已订,岂能改动。父亲也叹息着劝她:你休息一下,或许出嫁时,就痊愈了。男方听说小鸾欲推迟婚期,生怕夜长梦多,无论如何也不同意。
叶小鸾柔弱的抗争,好像春日一个无声的叹息,是那样无力,根本无法改变其命运。本来就对婚姻恐惧和担心的小鸾心生绝望,捂着被子恸哭,病情愈加严重,竟至不起。
3、香消玉殒,扶乩惊艳
在临嫁前五日,碧玉之年的叶小鸾溘然长逝。凄风呼号,鸦声长哭。七日入棺,举体轻盈。父母悲恸不已,其姐叶纨纨眼看小妹突然离世,哀伤过度,导致旧病复发,不久也随小鸾而去。姐妹俩在花样年华,无声无息地走了!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金圣叹以清理秀雅的诗句扶乩,与叶小鸾父母对答,说叶小鸾仙名为寒簧,是月宫女侍书,住在猴山仙府,这让本来就颇有知名度的叶小鸾,更加声名大噪。
三、灾祸若避,当可人生重来
1、恐婚成因,多种多样
对婚姻恐惧的原因主要有担心婚后爱情不再、担心遇人不淑婚姻不幸、担心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担心失去自身的美和悠闲生活等,而叶小鸾的恐婚主要源自于叶小鸾对婚姻的恐惧,来自身边亲人不圆满的婚姻的负面影响。
身边至亲的才女母亲、妗母、姐姐,她们的婚姻无一不是悲剧。妗母与舅舅本是一对才子佳人,又门当户对理应幸福的一对。然而,舅舅年轻时高才自负,没几年就把家产挥霍一空,又不知珍惜夫妻感情,在孩子夭折后,弃家不顾,“仗剑北游”。留下妗母独守空房,忍受生活与感情的双重折磨,不幸早夭。
大姐叶纨纨不满周岁时,就由父母做主许配给门当户对,两家世代交好的袁若思之子。联姻又是亲上加亲,他们应过上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然而,事与愿违,婚后七年,夫妻形同陌路。大姐日日以泪洗面、婚姻名存实亡,只好返回娘家暂住。
母亲沈宜修勤俭持家,操劳一生,侍奉婆婆、抚育子女。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相亲相爱。却也不得不为生计发愁。这和小鸾向往的虽不求锦衣玉食,也总须衣食无忧,那种自在自得神仙般的生活,相差甚远。
三位亲人的经历,在小鸾幼小的心灵蒙上了对婚姻恐惧的阴影。
渐入青春的小鸾深感婚姻不能自主、命运难以把握,越发感到对婚姻的恐惧。在压抑与迷惘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她原本比较开朗的性格也随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未解心结,千古遗恨
母亲、姐姐和舅母三位至亲才女的婚姻生活,使小鸾深深地感到对婚姻的担忧和恐惧。当婚姻即将真实到来时,这种恐惧就喷发而出,彻底击碎了她敏感而脆弱的心。她无法想象将怎么样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心理的恐惧导致了生理的疾病。
或许叶小鸾早逝还有其他鲜为人知的原因,但恐婚无疑加剧了她病情的恶化,成了她走上不归路的催化剂。如果当时叶小鸾的父母能够与女儿沟通,理解和支持女儿,适当推迟婚礼日期。并正确疏导,消除和减轻小鸾对婚姻的恐惧心理,释放心理压力,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结语:
我们从叶小鸾身上,可以看到婚姻恐惧症对当事人的伤害。婚姻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会让人对婚姻的不确定性产生过分的疑惑,从而想象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其放大。这其实是一种回避心理在作祟,使人感到无形的压力。导致出现失眠、焦虑、担忧、恐惧或沉默寡言等状态,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年朱莉娅·罗伯茨主演了《落跑新娘》中的主人公,她因恐婚,曾4次从婚礼上逃跑。而电影中的情景,如今已然再现。恐婚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社会“流行病”。据相关的统计表明:有90%以上的准夫妻都会或多或少表现出“婚前恐惧”,因而在我们身边也时常能看到恐婚的影子。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结婚是一个必然过程,不能因恐婚而不婚。因此要根据心理学找出解决婚姻恐惧症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认为:一是要了解婚姻,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二是排除原生家庭和周边亲友婚姻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三是婚前相互了解,相互磨合;四是要看到婚姻的美好,相信爱情,要有经营好婚姻的信心。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应该及时去看医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避免病情恶化。希望一代才女叶小鸾的悲剧不再重演。
(图片源自网络,在此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