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颜色还原后,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有
引言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言:“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故事,自古以来,都披着颇多的神秘色彩,那一个个身形动作甚至动作都千奇百态的兵马俑,承载着我国历史几千年以来的风韵和奇迹,也是古代忠勇战士们的美好象征。
图彩色兵马俑
01
当今我们能看到的兵马俑,颜色不尽相同,但是就人眼目测而看,还是同色居多,而国家地理杂志曾通过技术手段试图还原彩版的兵马俑坑图,就图片而言,原本颜色相近的兵马俑们,在图片上却是色彩斑斓、五颜六色。
它们俨然一副迎接盛大庆典的模样——服饰各异,颜色不同,甚至就连手里的兵器和身形姿势都多种多样,和当今我们所知道的整装待发的军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又是为何呢?
现在军队要求严密,服装、武器等都是部队统一,可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世界,国家的发展当然不足以支撑统一军服、武器的负担,读过《木兰辞》我们就能知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身戎装可谓是拼拼凑凑,甚是艰难。
图赤眉军在战斗
于是,就会有人好奇,服装各异,怎么在战斗过程中知道是敌是友呢?古时打仗,主要看的不是服装,而是靠认旗或者他们之间所特指的标志。例如:赤眉军靠“画眉”识别自家人,而在周勃平定吕家时,则选择露着左臂作战分辨敌我。
所以,兵马俑各色不同的服装并不令人意外,除此之外,当时建造兵马俑之时,秦始皇已经统一天下,因此,兵马俑之中,也不乏有楚人模样的模型。其实,据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报告记载,秦俑在出土之前是有颜色的,而且服饰的颜色相当亮丽,主要以红绿色为主。
只是可惜的是,这些神奇的“中国颜色”也仅仅只不过过了15秒左右的时间便虚无缥缈了,考古人员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脱水、起翘、剥落。整个四分钟左右的过程,于差不多多年的时间而言,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图秦始皇陵
因此,也会有很多人埋怨道:“为什么不做好保护?”其实,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被烧过两次。一次是西楚霸王项羽,他动用了30万人来挖掘秦始皇陵,并对其进行破坏;还有一次,则更为奇葩。
02
据《汉书·刘向传》中记载,当时有一个在秦始皇陵附近放羊的小男孩,一天,他的羊不慎掉进一个洞里,放羊娃举着火把进去找它,但不幸引发了大火。而人们在后来清理兵马俑坑的时候,也在一、二号坑内发现了被火烧过的痕迹,证实了这个记载。
而这两次的破坏,也对兵马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仅如此,兵马俑的彩绘也因此受到破坏。但按理来说,兵马俑所用颜色全部为矿物质材料,应该不易掉色和发生化学变化,但出土的兵马俑颜色却并不牢靠,这其实和当时的上漆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图灰色的兵马俑
兵马俑们主要经过刷生漆和上色两道工艺。生漆作为一种和空气接触就会变成黑色和红棕色的产品,可以绘制出多彩的兵马俑。可是,生漆也有着十分致命的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漆的附着性会越来越差,而且只要环境有所变化,再和空气接触之后,就十分容易脱水剥落。
与此同时,长期深埋地底,沉积在文物表面的霉菌和可溶解盐,都对兵马俑的颜色,有着十分不可逆的不良影响。更夸张的是,有可能轻轻一碰,这些彩绘就会卷曲剥落,丝毫不给人们反应的机会。
图刚出土时的兵马俑
不过,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当今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固色手段。新出土的兵马俑会立刻被喷洒上PEG防腐剂,还会用塑料膜包裹起来,以保持湿度。
也是因此,我们现在才能看到一些色彩元素极为丰富的兵马俑,他们的颜色主要以朱红、粉绿、天蓝和粉紫为主。可惜的是,当年两军交战、满眼红绿青蓝紫的盛大景象,如今也再难一见了。
图古代战争剧照
结语
而更令人可惜的是,秦俑身上的“中国紫”这一色彩,至今我们都没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可能,他们也就仅仅存在了年左右的时间,随着汉的灭亡一同消失了。保护文物,是一件多么值得的事情啊,唯有如此,才能在往后时间的长河中,看到曾经的美好。
参考资料:《兵马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