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记忆第二季第六站樟坑径深圳的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聂灿通讯员肖更浩

本期的“深圳记忆”要从几张黑白老照片说起。这是一组收藏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客家村落、屋舍、稻田、教堂井然有序,宛若“世外桃源”。此地,便是“深圳记忆”第二季文化探访第六站的目的地——“樟坑径”。

樟坑径教堂及村落,拍摄时间为-年间。(图片来源: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共同举办的“深圳记忆”自年末正式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樟坑径附近的客家村落,拍摄时间为-年间。(图片来源: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年“深圳记忆”文化项目,以深圳社区村落为对象,将蕴含在村落中历史沿革、名人掌故、非遗民俗进行深度的走访和挖掘。深圳图书馆馆员与文化记者同行,希望通过文献研究、实地探访、人物口述等方式多层面的整理记录,讲述历史的同时,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承载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更多深圳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

“山秀水清樟溪过英杰辈出客家村”

曾氏宗祠、谢氏宗祠、白鸽湖新樟路北1号碉楼和白鸽湖南碉楼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当中的记载,仿佛在这里得到印证。

驻村艺术家、摄影家王兆宇已经在此生活、工作5年,他视樟坑径为“第二故乡”,而村里人也早就把他当成自家人般看待。此次,他既是我们的向导,也是受访艺术家之一。

上围房氏宗祠

王兆宇告诉我们,樟坑径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东南面,辖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有上坑、下湖两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包含上围、下围、长坑、白鸽湖四个居民小组。樟坑径丘陵、水体星罗棋布,地势南高、北低。水质较好,远近有名,当地有俗语“牛湖的茶,上围的水”。境内有樟坑径河和樟坑径水库。樟坑径河发源于雷公山顶,是观澜河的一级支流;而樟坑径水库修建于年,历经多次加固扩建。

“肇棠苑”刘成浩刘成仪家族红色陈列

从文献记载中,我们得知,樟坑径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年清康熙《新安县志·卷之三·地理志》中记载,“樟坑迳,在画眉山(注释,画眉山,在县东五十里,多画眉鸟,在樟坑迳侧)侧,通七都路”。嘉庆《新安县志》樟坑径作为村名,记录在官富司管属客籍村庄。据村中族谱推测,樟坑径建村于明末清初,距今有近年的历史。清初迁海复界后,客家人迁徙至此,开垦新的生活。

与很多客家单姓村不同,村中姓氏众多,主要有陈、廖、房、林、曾、钟、刘等姓。“解放前,村民主要靠农耕劳作为生,除了水稻粮食,还有菠萝、沙梨和柿子、荔枝等作物。村民投墟要到临近的观澜墟、龙华墟或更远的深圳墟。”王兆宇说。

“近代中国较早接触世界的村落之一”

樟坑径基督教福音堂现状

樟坑径是近代中国较早接触世界的村落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里走出了中国第一位瑞士留学生,还有两对传奇兄弟,一对是民国政要学者陈安仁和中国公共卫生奠基人陈安良,另一对是为国捐躯的飞行员英烈陈桂林、陈桂民。

当地人制作客家传统小吃“艾叶粄”

是怎样的风土环境孕育了这里的人文历史?记者了解到,多年来,王兆宇以兄弟飞行员陈桂林、陈桂民的事迹为题材制作纪录片《樟坑径76号》。由于纪录片摄制工作需要搜集大量资料,王兆宇不仅和村民生活在一起,也把樟坑径的里里外外,祖祖辈辈、前生今世了解了一个遍。他告诉记者,樟坑径地处山岭之中,旧时属于交通不便的地方,较好地保留原有田园风貌;村落依山傍水,三面环山。沿着溪流建起的间间瓦房,一片淳朴静谧的客家山村风情。近代不少人远渡海外谋生,衣锦还乡后修起高大的炮楼和大屋,彰显家族的实力,“自然条件受限的樟坑径,近代以来却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村中涌现了多位名人:宝安县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的陈国基、参加东宝惠边游击大队的陈观平、东江纵队护士陈义妹、地下党员,参与解放观澜战斗的万启源,边纵老战士,参加和平接管深圳镇的刘成浩、刘成仪兄妹等。”

中国第一位瑞士留学生陈明秀

樟坑径与世界的连接,不得不提留学瑞士的中国人:陈明秀。他比清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要早10年,修神学,成为牧师,年回国后奉命建造樟坑径教堂,开办教会学校,开启民智,也使樟坑径成为教会在深圳地区活动的发源地之一。此外,被孙中山亲自任命为国民党南洋群岛特派员的陈安仁是樟坑径人;陈安仁的弟弟陈安良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世界法医学会。年到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他是中国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的奠基人,后来担任广州市副市长。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村内还保留民国六年(年)陈安仁撰书祖母刘氏墓碑记。民国二十四年(年)由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写的陈安仁父亲陈性达公墓碑和民国学者,书法家杨寿昌撰书的墓志铭。

老中青三代传承百年非遗“舞麒麟”

“樟坑径麒麟舞”

樟坑径还有一个值得向世人展示的名片——非遗项目“舞麒麟”。麒麟寓意着吉祥长寿、风调雨顺。“樟坑径麒麟舞”流行于19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年,第一代祖师陈求东10多岁时远赴福建南少林拜师学艺,艺成归来后结合武术与传说中神兽麒麟的特点,创造出“樟坑径麒麟舞”的基本套路。30多年后,由他的得意门生陈雍达、房益华和陈天乐三人接续弘扬,成为第二代传人。

民国时期,以廖玉安、张洪元为代表的第三代传承人发动樟坑径青年参加麒麟舞活动,队伍的规模日渐壮大。受战乱影响,麒麟舞很长时间不得不偃旗息鼓,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房运良回乡之后才逐渐恢复。近年来,“樟坑径麒麟队”逐渐发展壮大,队员既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劳务工,老中青三代人一起钻研麒麟舞技艺,特别是擅长各种刀枪兵器的连环对打,在众多麒麟队伍中打响名堂,在各种大赛中多次斩获大奖。

“艺术桃花源”初现端倪

“飞檐翘角的客家古民居、碉楼,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如今的樟坑径,往事依稀可触,更多的文艺气息开始照见古村,“艺术桃花源”初现端倪。

樟坑径“房氏宗祠”

年,樟坑径上围村开始进行艺术化打造,以樟坑径河为主线,连接起水系两侧分布的百年客家碉楼、祠堂、休闲广场、九龙墙、半月湖等各类传统、现代文化及艺术要素,将樟坑径上围艺术村、樟坑径客家文化展示厅整合成独特的客家文化风情带,传承和发扬了岭南都市特色水文化,也吸引来不少游客。

于此同时,艺术村吸引30多名艺术家进驻,让河道周围的文化元素带动整个片区的文化发展。除了建立起艺术家的私人工作室,村内还设置有着承载历史的文化展馆。如村内的电影博物馆收集着红色电影的点点滴滴;熨斗博物馆内描绘了从古至今的熨斗历史画卷,精美的花纹无一不凸显着各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图片由肖更浩、陈顼颢拍摄)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