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女子出嫁,为何叫归呢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句话,早已经红遍网络了,用以形容时光飞逝,时光久远等。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同是出自该篇《项脊轩志》的另一句话。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当年,在读书的时候,老师让某位同学解释“吾妻来归”是什么意思。当时那位同学真的是灵机一动,说出了惊天妙句:“我老婆嫁到我们归家”。好吧,好在此文作者归有光老前辈确实姓归。逗得我们全班都笑了。
随后老师就重点讲述了此处的“归”,是“出嫁”的意思,不是“归家”。
原来早在春秋时期,因为当时婚姻制度强调“同姓不婚”,除了齐国是姜太公的后人是“姜”姓;秦国是“嬴”姓,楚国是“熊”或者“芈”姓之外,当时有名的诸侯,都是是周王室的“姬”姓。所以造就了中原各国多数情况下只能娶齐国女子。
上层通婚的结果就是国君之间都是各种亲戚。就比如当时对“公婆”的称呼就是“舅姑”,对后世仍旧有影响。比如唐诗《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那么为什么女子出嫁称为“归”呢?其主要原因我猜最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虽说是女子出嫁了,但和走亲戚,回老娘家是一样一样的。再考虑到女子成婚后以夫家为家,这就当然是回家了。既然是回家,自当是“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