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梅窗说诗第二十一期

醉翁操听琴曲《茉莉花》忆父亲曾教唱

苏些雩

春阑。贪眠。泠然。若山泉。涓涓。谁人倚窗轻操弦?可曾惊起鸣蝉?三月间,忽记蝶翩跹。茉莉花蕾簪小鬟。

几回咏唱,追忆流年。几回梦寐,犹把珠璎续串。琴韵叮咚时弹,但向深宵盘桓。星河争往还?思亲望遥天,怅惘剩无端。最难忘却是慈颜。

上片回忆童年,由两个片段构成。前七句为第一片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画面;继而于画外响起了“涓涓”“若山泉”琴曲之声;伴随着高山流水般的美妙音乐,主人公醒来了:“谁人倚窗轻操弦?可曾惊起鸣蝉?”这一连串疑问,在显露出小女孩善良天性的同时,也将“倚窗轻操弦”者的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透过画面,我们仿佛看到这样的情形:日上三竿时分,父亲在女儿的卧室外弹琴;琴曲是女儿最爱听的“茉莉花”;父亲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唤醒“贪眠”的女儿;但又担心声音过响会惊吓了女儿……一个“轻”字,蕴含了无尽的亲恩父爱。后三句为第二片段。回忆“三月间”茉莉含苞待放之时,父亲为爱美的女儿摘下花蕾,轻轻地簪入她的两条小辫子上;蝴蝶绕着花蕾飞舞,女儿绕着蝴蝶追逐,父亲在一旁守护着……

父爱如山,亲恩似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作者只选取了儿时印象最深的几件小事来写,其馀都留作空白,任由读者去想象。

下片以“几回咏唱,追忆流年”再扣前文,是为补笔。“犹把珠璎续串”“琴韵叮咚时弹”二句,遥应“茉莉““操弦”,情感回环往复,真挚动人。“昨日之日不可追”,尽管作者明白所有的痴想,最终都将以“怅惘剩无端”为结局,但仍常于“深宵盘桓”,仰望星空,期盼父亲如童话故事般重新出现……

将孩提时与父亲一段关于“茉莉花”、“茉莉花琴曲”的故事,描摹得如此生动形象,刻骨铭心,是作者心中的孝道与感恩之情使然。“最难忘却是慈颜”,结尾一句,既是作者内心的纯真表白,也是普天之下父母得到的最好回报。

“醉翁操”原为琴曲,节奏疏宕,东坡首填其词,遂成实例。此调韵脚密集,几近一句一韵,须凭大才力,方能压得住节拍。些雩不愧当代作手,一阕吟成,既含纯真深挚之情,又得音韵悠扬之趣,允称当代词坛难得之佳篇。

庚子春日与小儿女画画遣闷漫赋

邱晓林

避疫平居强自宽,屏前默对话时难。

悬心早负三春约,拙笔聊涂半日欢。

已愧书生无一用,更怜儿女久长看。

可堪回首苍凉处,湖海萧然涕泪汍。

拾日常小事件,抒家国大情怀。“已愧书生无一用,更怜儿女久长看”,声情中有血泪在。

过“舜台槚”诗情谷仙茶基地

谢丹

悠悠溱水过南天,谁共熏风一拂弦?

眼底千山堪种玉,台前七碗似游仙。

白云何觅桃源渡,碧岫已随鸥梦眠。

归去可邀竟陵子,汲来月色槚同煎。

用典说事,托景传声。画面时暗时明,意味若浓若淡。实者虚写,虚者实写,虚虚实实之间,将“基地”的风貌,自家的情怀,悉数展示于读者面前,允称佳什。

评家简介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世居广州。理学学士,长期从事物理教育工作。青年时期尝师从岭南张采庵先生研习诗词。著有《画眉深浅》(合),《初月集》《小梅窗吟稿》《小梅窗说诗》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1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