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志它与安塞腰鼓齐名,在潮汕地区流
英歌舞,意即英雄的歌舞,而"英雄"指梁山泊员,"歌"则指原来边打边唱,以大锁呐伴奏"杨梅开花无人知,乔装打扮下山来"的歌词,"舞"则指脚手舞步。流行于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特别是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陆",即潮阳、普宁、惠来、陆丰等地,是汉族独具男子群体舞风采的3种民间舞蹈之一,它以人物为主题,以《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大破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故事为内容的群众性广场情景舞,是一种把武术、舞蹈、戏剧融为一体的民间娱乐形式。
其中汕尾陆丰甲子英歌舞,与潮汕普宁英歌舞同属一脉,作为当地民间敬神活动,明初从福建传入。明末,一些习武者将原来从福建传入的英歌舞,经过当地武术师的指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甲子英歌舞。在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会、中秋节的赏月会等场合,乃至一些大型建筑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
甲子英歌是以手中旋转一付五十来公分长的坚木棍有节奏的碰击,作为基本动作。列队以画上脸谱的“武畔”二十五人和“花鼓公”二人共二十七人,“文畔”则以化上小生面谱的十二人和“花鼓婆”二人共十四人,总计四十一人为前部,后面加上小戏、演倡类节目。
前部以手握“神蛇”的时迁开道,李逵、杨志、朱贵按顺序排列,以下则排上“武畔”二十一人(花鼓公、花鼓婆四人可以任意行动)“武畔”下面则排上“文畔”十二人。“武畔”舞动手中双木棍,“文畔”则手提小铃鼓,一上一下,与舞棍同时起落,击出声响。后部主要以化装游行为主。传统节目主要有:《六国封相》《七鹤归洞》《达摩渡观音》《父女会》《双摇橹》《双竹槌》《盲子甘草》等,或再配些丑角、滑稽小出“偷抱猪仔”、“傻女婿上厅”、“公背婆”等,边行边唱,唱词有趣,惹人喜欢,总数限制在一百○八人之内。
英歌舞的表演,先以时迁领头引队,头插金花、红绸武冠,手舞银蛇,翻个侧身筋斗,盘膝坐地,立下战马拳态,圆身返肩,浩然正气,往前杀路,然后由李逵带领三十六人排成两排紧跟而上(其中前24人,画上不同花脸,手握双木棍,后12人武生面谱,手提小铃冬鼓)全身武侠装扮,头戴红帽,加插雉尾过龙武冠,着红裤,打五彩脚绞,穿上带小铃草鞋,走动起来发出节凑铃声,身携古代类似兵器,手舞双棍,旋转过肩和小铃鼓,一上一下,同时起落,随伴鼓点的节凑,敲击着嘹亮的响声,迈着健稳,传统蜈蚣步子,边舞边前进,步伐这整齐,服装之绚丽,舞动之雄威,真振奋人心。同时在李逵带动下,通过队列分行、合拢、变化、有穿龙布阵、削槌、伏槌、掺槌的动作表演,这些动作,有如武当派系的拳姿武态,如击打、拾步,返身、背向,起落轻重,十分精彩怡人,生气勃勃,雄威壮志,让人扣住心弦,同时二个花鼓婆登上花鼓公肩上,手舞小棍,沿着英歌舞队周围交换来回走动,精彩怡人,热闹非凡。
甲子英歌的最大特色是贯以“南拳”的特点,大有海陆丰南拳的姿态。举棍击打、肩、背、腰、脚各有分寸、角度、抬步、返身很注重南拳腿功,起、落、背向各有轻重,整个动作概以拳脚化的侧面“庄步走”,逢沟过隙、跃级过门,背以“轻功”,胜似跳高、跳远的田径动作,特别是时迁的动作属南拳中的“战马”以。画眉跳架”的姿势配以“支半手”的“吞吐”而“圆身返肩”以表现。鼓上蚤”的特征。原先的英歌在舞棍击鼓完毕,要分成二十对,各提兵器对打表演,是南派武功艺术的集中表现,比“南派舞狮队”更为壮观,可惜目前由于没有专业队伍而放弃最精华的这一部分。
甲子英歌的另一个特色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好看的脸谱,它既与京剧,潮剧、西秦中的一些净角面谱有相同之处,又比它们更为复杂,显得更有气派。二十五面脸谱互不相同,据当地知名的脸谱艺人李成节、詹德雇同志介绍,脸谱的眉、目、额、鼻、腮等处的造型着色变化很大,大抵用色阶的对比、曲直大细的线条变化,浓淡繁简的对比,二意结合,着重勾勒的笔法以突出人物的性格,显示出水泊英雄的特色。
甲子英歌的装扮另有特色,表演者脚穿带铃的草鞋,每抬动步子都会发出有节奏的铃声;打上五彩缤纷的绑腿,穿上红裤;上身则穿上自襟环花束袖黑衫(文畔以天蓝色衫),头戴雉尾双龙武生冠;腰插小巧玲珑的和《水浒传》中对得上号的兵器,行动起来十分雄壮。配上粗犷的动作,显得十分古老。传统性很浓,使人百看不厌,这正是它能长久流传下来和获得好评的原因。
然而,放弃了对打的最精华的部分却又显得单调,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要想改变它的这个不足,只有期待组织专业形式的英歌队伍,把海陆丰的南拳技巧配上去,弥补动作陈旧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不足。
甲子英歌生气勃勃,情节引人,别有情趣,自成一格,氛围热烈愉悦,深受当地民间喜爱,代代相传,已于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