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乎文哉的周代,妆饰也是如此美丽周
孔子《论语·八佾》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代人的妆饰礼俗,在借鉴夏、商有关妆饰礼俗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并对后世中国人的妆饰礼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头饰
(一)发型
周代人的发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辫发
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女俑的发辫垂到腰际。
2.披(垂)发
周代(包括春秋战国时),披发主要是儿童、周边少数民族人或社会下层人的发型。
周代,成年人若披发,不合礼仪。
《史记·周本纪》《正义》记载,平王东迁后,一名叫辛有的大臣来到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看见人们大多被发,在野外祭祀神灵。他感慨的说:“不用一百年的时间,这个地方将为戎人所有!其礼先亡矣。”
未行冠礼之前,儿童头发任其自然下垂,谓之“髫”或“垂髫”。诗文中常以“髫发”、“垂髫”为儿童的代称。
周代女子一般从小开始蓄长发,长大后在头顶两边结长两个对称的小髻,其形状和牛角有点相似,所以名之为“总角”。(所以古人也多将从小就结识的朋友称为“总角之交”)也可以向下移到头的两侧或垂于两侧。
按照古礼,女子年满15岁时,要改梳成人的发髻,即把双环合成一个发髻,插上笄,把头发挽住,这在礼仪上称为“及笄”,俗称“上头”。
3.发髻
周代成年男子戴冠前,先将头发向上梳,拢结于顶,再盘结挽髻,罩以用一块宽一幅、长六尺的黑帛,把髻包住。戴上冠后,用一根笄横贯冠与发髻加以固定,冠圈上各引一带,系于颔下。
周代女子的发髻式样有多种: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发如虿(chài,蝎子一类毒虫的古称)。”注曰:“虿,螫(shì)虫也。尾末揵(qián)然,似妇人发末卷曲上扬。”洛阳金村东周王室墓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描画的女子,短发覆额,两鬓有盛鬋(jiǎn,下垂的鬓发),后发卷曲如蝎子尾,分段束缚下垂发辫。
齐鲁地区的女子好绾偏左高髻。其编发方法是:先将长发理成两缕,用右缕挽一个小髻,在头后向左缠绕,与左缕合成一束,再绾成扁圆饼状偏高髻。
湖北包山楚墓出土的擎铜灯的楚女形象则为偏右高髻。
山东长岛发现的战国齐贵族墓出土的女性陶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和后垂发三种。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上描画的女子的发式是“椎(zhuī)髻”。其方式是:在脑后挽髻,在髻的中央用巾系住,使髻稳固而上翘。
文献上对秦代女性的发髻名称多有记载,有神仙髻、凌云髻、垂云髻、迎春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黄罗髻等。
假髻,是用他人的头发编成假发,来弥补自己头发稀疏短小的缺陷,达到时尚目的。这种习俗大约出现于周初,仅为贵族阶层的女子使用。
春秋时期戴假发比较盛行。《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zhěn头发稠密,长而黑)发如云,不屑髢(dí假发)也。”
周代女子除了将头发挽成各种各样的髻外,还注重对面颊两侧的头发,即鬓发进行修饰。《楚辞·招魂》所谓“长发曼鬋”,“曼鬋”,指女子曼长的鬓角。
陕西临潼出土的秦女俑,大多数的鬓发被修剪成直角状,鬓角下部的头发全部被剃去,这或许是秦国妇女修饰鬓发的习俗。
(二)发饰品
1.笄
笄,后世俗谓之簪子,是周代男女绾髻、固冠的用具。在冠两侧,通常有小孔,使用时先将冠体扣覆于髻,然后将发笄穿过小孔,便可使冠固定在髻上。这种发笄专用于男性。安插时受冠上小孔限制,只能横着插入,因此也叫“衡笄”或“衡”。
周代,笄也是区别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之一。天子、王后和诸侯用玉,士、大夫用象牙。
2.钗
现存较早的发钗实物,是在山西侯马春秋墓出土的骨钗,长12cm,约在钗身的三分之一处分叉。
3.梳篦(bi)
文献中又称之为“栉(zhì)”,是整理头发和胡子的用具。北京市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一把象牙梳,长约17cm,柄背两面雕兽面纹,背上端中央小柄两侧有穿孔,可备悬挂。
考古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梳篦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出土的玉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出土的竹梳、竹篦、湖北江陵拍马山和四川青川、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木梳、木篦。
二、耳饰
周代的耳饰主要有玦和耳坠。
玦是一种开有缺口的圆环形饰物,因多用玉制成,故名之为玉玦。
它既是一种妆饰品,也可以用来表达下定决心之意: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三、颈饰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等多处遗址均有项链遗物出土。
四、指饰
主要妆饰品是指环。
五、臂饰
主要是手镯和臂钏。
周代的手镯多呈扁形圆环形,既有金属手镯,也有玉手镯。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墓中出土一件手腕饰物,由十三颗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玉珠串连而成。出土时放置于墓主的手腕部。
臂钏,也叫“臂环”,是古代女子套在手臂上的一种环形装饰品。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中曾出土过这种装饰品。
六、腰饰
主要是带钩,是革带上的钩形饰物,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春秋中期已普遍使用。在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等地的春秋战国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
带钩的形制一般为一端曲首,背有圆纽。制造带钩的原料主要有金、银、铜、铁、玉、骨等。带钩的造型因时代、地区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不同。主要有棒形、竹节形、琵琶形、兽形和圆形等。
七、其它身体饰品
玉,周人将玉的材质之美与社会道德规范相比附,《礼记·玉藻》:“君子于玉比德焉。”“古之君子必佩玉。”
佩剑:春秋战国时期尚武,为防身,以及壮观其威仪,士阶层以上的男子多佩剑。
花草:当时存在佩带香草的风尚,尤其以楚国最为风行。《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zhi)兮,纫秋兰以为佩。”
八、化妆
1.画眉
《诗经·卫风·硕人》有描写女子眉毛之美丽的诗句:“螓(qín,古代指一种属于蝉的昆虫,体态小,方头,广额而有文采)首蛾眉”这是对女子眉毛象蚕蛾的触须一样弯曲而细长的描写。
战国时,“娥眉”成了美女眉目姿态的代名词。《楚辞·离骚》:“众女之嫉余之娥眉兮。”这种细长、弯曲的眉毛是用墨黛勾勒出来的。
在画眉前,一般要剃去天然的眉毛。《释名》:“黛,代也。灭眉而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梳妆盒内有一把小刀,可能是用来剃眉的用具。
2.施粉
这种化妆方式开始于战国时。《战国策·楚策三》载:“彼征、周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辞·大招》:“粉白墨黑,施芳泽只。”王夫之注曰:“粉,以涂面,黛,以画眉。”《招魂》则记载:“美人既醉,朱颜酡(tuó)些。”意思是,喝醉酒的美女面色红嫩,有光润,美艳不可方物。
3.丹唇
用朱色脂膏涂抹口唇,称为丹唇。山东章丘女郎山出土的乐舞陶俑的嘴唇皆用朱色颜色涂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有“脂”、“粉”等物品。“脂”应是指用来涂抹口唇的唇脂。墓中随葬的一个小圆盒内,盛有唇脂实物。
参考文献
1.(春秋)佚名撰、(西汉)毛亨传、(唐)孔颖达等疏、(清)阮元校刻:《诗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年。
2.(西汉)戴圣编纂、(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年。
3.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4.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