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靠谱的情诗,满口是洞房花烛柔

北京中科白癜风是几级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宋仲基宋慧乔离婚,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一对人人艳羡的郎才女貌组合竟然势同水火,这场婚姻突变冲击了众人对爱情的认知。一千年前,唐朝诗人朱庆馀的一首情诗——《闺意献张水部》,同样也颠覆了我们对情诗的认知。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现代婚礼是快节奏的,办完仪式,就是一对新人的二人世界了。但是,在唐朝,婚礼仪式要复杂得多,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洞房之后,新娘还有谒舅姑、庙见两个重要环节。杜甫《新婚别》诗中就有“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说的就是新娘之礼。《闺意献张水部》写的就是谒舅姑环节,新娘子行谒舅姑之礼,正式拜见公婆,才能有家庭身份。新娘子对这个仪式有多重视呢?“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花烛燃了一夜,今天天还没亮,新娘子就开始梳妆打扮,准备拜见公婆了。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新嫁娘紧张、忐忑的心情。如此的重要时刻,怎样给公婆留下好印象呢?才艺、勤劳,可能需要在日后的相处中慢慢展现,眼下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对上公婆的眼缘。那么,如何打扮才好呢?按照现在的化妆技术,护肤、粉底、眼妆……实在一言难尽。新娘没有面面俱到,就突出了“画眉”一个环节。适合的眉妆是关键,看来古今审美皆是如此,唐代非常重视眉妆,眉型就有几十种画法。“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娘子画完眉后,还不放心,轻声细语征求夫婿的意见。一个“低”字将新娘子娇羞可爱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想到李白《长干行》诗中那位十四岁小新娘,“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在古代,丈夫给妻子画眉是夫妻恩爱的表现,因此,画眉这一举动自带甜蜜。作为家里的新成员,新娘最信任的自然是自己的夫婿,这“低声”一问,她的紧张与欣喜、不安与期待,各种复杂心绪都在这里了,面对自己最亲的人,她是真实、坦诚的。虽然新郎一直未露面,但是,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对爱人的呵护、关心,感受到这对新人陶醉爱河的美好。这首诗真的是写甜蜜婚姻吗?我们一起看看诗作者吧!诗作者朱庆馀当时刚刚经历了人生的关键时刻——科举考试。唐朝科举考试有一个风俗,叫“行卷”,就是考生们将自己平时写的诗文编辑成册,呈现给社会名流,以期得到大咖的推荐。这首诗题目中的“张水部”即张籍,他素有威望,喜欢提携后辈。作为考生,朱庆馀送给张籍这首诗,他是把自己期待得到张籍推荐的意旨包藏在新嫁娘期望公婆认可的“伪装”之中,手法是含蓄的,情感却是热烈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实际上是说,我昨天已经完成科举考试,交上了答卷,现在只等着主考官的宣判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直白解释,就是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您是我最信任的前辈,请问我的答卷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还请您在主考官面前多多美言。诗人满纸写的是洞房新人的柔情蜜语,实际上,满脑子想的是要金榜题名。我们都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这个情人太“不靠谱”,但是,这首诗却是行卷诗的经典之作,千古传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0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