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类比推理难题解析一201
全文字数|
阅读时间|26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看似含义相近的词不一定是近义词
2.有水平的干扰项
3.不要强行脑补不存在的逻辑
4.类比推理干扰项的设置模板
5.尽可能地发散思维
6.只有一知半解才可能做错的干扰项
7.高难度的「错位空」题
8.精心设置的陷阱
9.一个词的两个反义词不一定是近义词
10.注意不同词语间的对应关系
本文为-年国考「定义判断」难题(正确率≤60%的题目)解析。
一、看似含义相近的词不一定是近义词
(国考地市级卷93题/省级卷97题)羔羊跪乳︰乌鸦反哺(A)昙花一现︰惊鸿一瞥(B)魂不附体︰失魂落魄(C)锋芒毕露︰锐不可当(D)朽木难雕︰孺子可教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A)昙花一现︰惊鸿一瞥
(B)魂不附体︰失魂落魄
(C)锋芒毕露︰锐不可当
(D)朽木难雕︰孺子可教
本题正确率47%,易错项为C
————————————————————————————————————————
题干逻辑关系非常简单,「羔羊跪乳」和「乌鸦反哺」都是通过动物的行为比喻奉养父母的孝心,两者为近义词。根据「洋葱层剥」法,优先寻找选项中的近义词关系。
A「昙花一现:惊鸿一瞥」不是近义词,排除。
「昙花一现」指的是「昙花出现(开放)了一会后很快就消失」,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惊鸿一瞥」中「惊鸿」是仙女的名字,「一瞥」是看一眼的意思,比喻美丽女性不经意的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和「时间短暂」无关。
B「魂不附体:失魂落魄」是近义词,符合「洋葱的外层逻辑」。
「魂不附体」指的是「魂都快离开(所附着的)自己的身体了」,「失魂落魄」是二词拆开构成的成语,即「失落魂魄」。
两者都是用「丢了魂」的夸张手法形容非常惊慌、害怕、恐惧的样子,属于近义词,正确。
C为易错项,乍一看「锋芒毕露」和「锐不可当」都有「气势很足」的意思,但两者强调重点不一样。
「锋芒毕露」的意思是「气势的锋芒全部露出来」,强调重点是「毕露」;而「锐不可当」的意思是「气势锋锐无比,无法阻挡」,强调重点是「不可当」。
因此,两者属于看似含义相近,实则不是近义词的干扰项,排除。
D选项中,「朽木难雕」用材料很差的「朽木」比喻人的品质、性格太差,不能成才,「孺子可教」指的是「年轻人可以教育成才」,两者很明显呈反义词关系,排除。
综合考虑,本题B选项和题干逻辑最为接近,正确。
关于近义词,千万不要望文生义。
如果本题有不止一个近义词组,则根据「洋葱层剥」法,可以考虑题干中「羔羊」和「乌鸦」都是二字动物,「跪乳」和「反哺」都是二字动作词的关系。例如,「蚍蜉撼树:螳臂当车」这个词组,就是比B选项更接近题干的答案。
二、有水平的干扰项
(国考地市级卷95题/省级卷题)
蛋︰卤蛋︰松花蛋
(A)豆︰红豆︰四季豆
(B)油︰牛油︰植物油
(C)瓜︰丝瓜︰白兰瓜
(D)茶︰白茶︰乌龙茶
本题正确率60%,易错项为B
—————————————————————————————————————————
根据「洋葱层剥」法,优先考虑题干3词之间的关系。
分析词语含义,可知「卤蛋」和「松花蛋」都是由「蛋」加工成的,且「卤蛋」和「松花蛋」之间的加工工艺不同,因此可以重点考虑2字、3字词和1字词是否有「加工」这个关系。
A「豆:红豆:四季豆」中,红豆和四季豆是豆的种类,没有加工关系,显然错误。
B「油:牛油:植物油」为易错项,因为表面看上去「牛油、植物油都是由油加工而成」,但该选项有两处逻辑是和题干不一样:
①加工原料有差异
「卤蛋」和「松花蛋」都是由「鸡蛋」加工而成,「白茶」和「乌龙茶」都是由「茶树上采摘的新鲜茶叶」加工而成。
但「牛油」是由牛的脂肪加工,「植物油」是由油料植物加工而成,两者的原料不同。如果把题干和D选项的3字词分别改成「咸鸭蛋」和「大麦茶」,就很好理解两者的区别了。
②2字词和3字词的范畴有差异
「卤蛋」和「松花蛋」都属于加工蛋制品,「白茶」和「乌龙茶」都属于加工茶制品,它们对应的范畴级别是一致的。、
但「牛油」属于「动物油」的一种,而「植物油」下面还分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等种类,两者包含的范畴有差异,因此B选项错误。
C「瓜:丝瓜:白丝瓜」显然错误,题干中「卤蛋」并不包括「松花蛋」。如果把题干改为「蛋:卤蛋:香辣卤蛋」,那么C选项就是正确的。
D「茶:白茶:乌龙茶」中,白茶和乌龙茶均由茶加工而成,且白茶和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不同,符合「2字、3字词由1字词加工而成且加工工艺不同」的逻辑。
综合考虑,本题D选项和题干逻辑最为接近,正确。
本题干扰项B设置的很有水平,既有很强的干扰性,又给考生留下了两个「口子」去破解,是一道不错的题。做「类比推理」题要仔细,像本题「牛油」的范畴一定要注意。
三、不要强行脑补不存在的逻辑
(国考地市级卷96题/省级卷题)闪电战︰战术︰突袭(A)润滑油︰机械︰减震(B)戈壁滩︰地形︰干旱(C)防空洞︰轰炸︰隐蔽(D)斑马线︰标记︰通过
闪电战︰战术︰突袭
(A)润滑油︰机械︰减震
(B)戈壁滩︰地形︰干旱
(C)防空洞︰轰炸︰隐蔽
(D)斑马线︰标记︰通过
本题正确率50%,易错项为D
—————————————————————————————————————————
根据「洋葱层剥」法,优先考虑题干3词之间的关系。
分析词语含义,可知「闪电战」是「战术」的一种,特点是「突袭」,因此应去寻找「第1词是第2词的一种,第3词为第1词特点」的选项。
A「润滑油:机械:减震」中,「润滑油」不是机械的一种,而是作用于机械上,排除。符合题干逻辑的说法是「润滑油:工业用油/保养材料:减震」。
B「戈壁滩:地形:干旱」中,戈壁滩是地形的一种,特点是干旱,和题干逻辑接近。
C「防空洞:轰炸:隐蔽」中,「防空洞」不是「轰炸」的一种,而是为了躲避轰炸修建的,排除。符合题干逻辑的说法是「防空洞:防空建筑:隐蔽」。
D「斑马线:标记:通过」中「通过」不是「斑马线」的特点,斑马线本身不是桥梁,没有「通过」的能力。
符合题干逻辑的说法是「斑马线:标记:引导(行人通过)」或「人行天桥:公共建筑:通过」。
综合考虑,本题B选项和题干逻辑最为接近,正确。
本题不可认为「闪电战的目的是突袭」,「斑马线的目的是引导行人通过」从而选择D,这个逻辑是错误的。
「闪电战」的定义为: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可以看出「闪电战」的特点是「突袭」,目的是「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
退一步说,即使认为「闪电战」的目的是「突袭」,但「斑马线的目的是引导行人通过」这个逻辑也和前者不同。
「引导行人通过」和「通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才能拥有「通过」的作用,因此本题D选项不正确。本题千万不要把「引导行人通过」脑补成「具有通过的作用」。
四、类比推理干扰项的设置模板
(国考地市级卷97题/省级卷题)飞禽走兽︰大雁︰海鸥(A)珍馐美馔︰山珍︰海味(B)花鸟鱼虫︰鹦鹉︰画眉(C)锦衣玉食︰蟒袍︰霞帔(D)卧虎藏龙︰猛虎︰蛟龙
飞禽走兽︰大雁︰海鸥
(A)珍馐美馔︰山珍︰海味
(B)花鸟鱼虫︰鹦鹉︰画眉
(C)锦衣玉食︰蟒袍︰霞帔
(D)卧虎藏龙︰猛虎︰蛟龙
本题正确率53%,易错项为B
—————————————————————————————————————————
根据「洋葱层剥」法,优先考虑题干3词之间的关系。
分析题干可知「大雁」和「海鸥」都属于「飞禽走兽」的范畴,且两者之间无特殊关系。
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大雁」和「海鸥」都属于「飞禽」,且「飞禽走兽」有2个概念,「飞禽」为前面的词。
A「珍馐美馔:山珍:海味」中,「珍馐美馔」属于2个2字词拆开的成语,即「珍美馐馔」,「馐」和」馔」都是「饮食」的意思,和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B「花鸟鱼虫:鹦鹉:画眉」是本题的易错项。「鹦鹉」和「画眉」共同属于「鸟」这个概念,但该选项有「花」、「鸟」、「鱼」、「虫」4个概念,而「飞禽走兽」是2个概念。
如果本题只有ABD选项,那么B的确是正确的,但在C「锦衣玉食」同样是2个概念的情形下,B选项就属于易错的干扰项了。
C「锦衣玉食:蟒袍:霞帔」中,「蟒袍」属于古代男性的礼服,「霞帔」属于古代女性的礼服。
「蟒袍」和「霞帔」都属于「锦衣玉食」,并且属于「锦衣」的范围,和题干逻辑一致。
D「卧虎藏龙:猛虎:蛟龙」中,「猛虎」和「蛟龙」分别对应着「卧虎」和「藏龙」两个概念,排除。
综合考虑,本题C选项和题干逻辑最为接近,正确。
本题的ABD选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干扰:
(1)A选项成语前后表达同1个概念
(2)B选项的成语有4个概念
(3)D选项的2字词对应的是2个概念
可以说,本题干扰项是类比推理类题目干扰项的模板,各位小伙伴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下不同干扰项的出题技巧。本题B选项可以和「逻辑判断」的「4层程度」题共同学习。
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
(国考地市级卷题/省级卷题:)生死∶存亡(A)轻重∶缓急(B)亲疏∶长幼(C)真伪∶对错(D)好坏∶优劣
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本题正确率59%,易错项为A
—————————————————————————————————————————
本题正确率较低,原因是题干给出的词容易将考生引入歧途,必须思考多种解题思路。根据「洋葱层剥」法,优先考虑题干2词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没有特别明显的逻辑。
继续考虑每个词内部的关系,可发现「生对死,存对亡」,两个词内部都是反义字。因此优先寻找「词语内部是反义字」的选项。
从该角度入手,可发现4个选项都由反义字构成,解题思路不成立。
进一步思考,可发现题干还存在下面的逻辑:
①生存、死亡各自可以组成一个词。
②生和存是近义字,死和亡是近义字。
从①的角度入手,发现除了A选项第能形成「轻缓」之外,其他所有组合都不能成词,解题思路不成立。
从②的角度入手,发现如下规律:
A:轻→缓,重→急,构不成近义。
B:亲→长,疏→幼,构不成近义。
C:真→对,伪→错,乍一看似乎是近义关系,但仔细分析可排除。
「真」和「伪」分别表示事物「是真的」或「不是真的」,而对和错表达的则是做事或回答问题「做对了」或「没作对」,表达的不是一类情况,不构成近义关系。
D:好→优,坏→劣,有一定近义关系,好的就是优良的,坏的就是劣质的。
因此从②入手的角度正确,本应选D。
「真→对,伪→错」不是近义字。如果时间不紧张,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容易看出的,但时间紧张就容易看错。千万不要死钻牛角尖,要尽可能发散思维来尝试各种可能。
六、只有一知半解才可能做错的干扰项
(国考地市级卷94题/省级卷99题)踢皮球∶互相推诿(A)燕归巢∶时过境迁(B)破天荒∶闻所未闻(C)睁眼瞎∶目不识丁(D)纸老虎∶不堪一击
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本题正确率35%,易错项为D
—————————————————————————————————————————
本题是逻辑关系非常简单,但错误率却非常高,原因在于本题实际上是一道没有任何文字材料辅助的「言语理解」题。
题干「踢皮球」=互相推卸责任(踢形容推卸,皮球形容责任)=「互相推诿」,可以一眼看出本题考察的就是冒号前后是否为近义词。
由于缺乏任何材料,考生一定要把每个词都彻底分析,确认两者是否构成近义关系。
A「燕归巢」∶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借用的是「燕子筑巢,然后每年冬天南飞,春天北归,重新来到北方的巢穴」这个故事,可以理解为「重回故里」,一般用来指代思乡之情。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变动,环境也随之迁移、变化。二者非近义词。
B「破天荒」∶打破天荒,或许有的小伙伴不清楚「天荒」是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但可以推断出「天」代表特别广阔,「荒」代表「非常荒凉」的含义.
从「破」这个动作,以及「破天荒的头一遭」、「破天荒的获得了冠军」等固定搭配,可推断出该词的意思是「打破广阔范围内特别荒凉的状况」,也就是「某种事物第一次出现」。
闻所未闻∶「闻」就是「听」,「闻所未闻」就是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指第一次听说。
二者虽然都是指「第一次出现的、以前没有的事物」,但「破天荒」指的是「从来没出现过、没做出过」,「闻所未闻」指的是「从来没听说过」,二者非近义词,排除。
C「睁眼瞎」∶字面意思为「睁着眼的瞎子」,是考生很熟悉的俗语,形容一个人不识字、没知识,即使睁着眼睛也和瞎子一样。
目不识丁:眼睛不识别「丁」这个字,形容一个人完全不识字。两者是近义词。
D「纸老虎」:纸做的老虎,看着像老虎,但没有老虎的实力。形容某事物只会装样子吓唬人,毛主席说过经典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不堪一击:经不住一次攻击,形容极度脆弱。两者不是近义词。
分析后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BD的干扰性极强。
B都是「没有过的事」,但一个是「没听说过」、一个是「没出现/做出过」,其中是有区别的。
D的纸老虎≠不堪一击。纸老虎形容某人/势力只会吓唬人,可能实力真的是不堪一击,但「不堪一击」完全没有体现出「纸老虎」所表现的「吓唬人」的意思。
很多考生误选了D,原因是是毛主席说的「纸老虎不堪一击」这局话太形象、流传太广,以至于考生把区别很大的两者当作了近义项,未能深入思考纸老虎还有「吓唬人」这个属性。
这是一首怀古诗,刘禹锡在诗中写到「燕子这种生物几百年来没有变化,还在此地飞来飞去,但东晋时期王、谢两个大家族所建的房子,如今已变成寻常百姓的住宅」。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果考生联想到了这首著名的诗,并且把红字部分理解成「燕归巢」,那么就会把「燕归巢」的含义等同于「时过境迁」。
事实上,刘禹锡的这首诗中,燕子并不是「归巢」,而是说「飞入百姓家」,强调的不是燕子本身,而是燕子飞入的房子的变化,考生需仔细辨别。
如果对刘禹锡的诗一无所知或了如指掌,这道题都不会误选A。只有在一知半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理解错「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含义。
这道题涉及的典故非常多,干扰项非常巧妙,是不可多得的好题。
七、高难度的「错位空」题
(国考地市级卷99题/省级卷题)教案对于()相当于()对于分类(A)课件信息(B)教学归类(C)提纲商品(D)授课标准
教案对于()相当于()对于分类
(A)课件信息
(B)教学归类
(C)提纲商品
(D)授课标准
本题正确率60%,易错项为C
—————————————————————————————————————————
本题为类比推理中的「错位空」题。所谓「错位空」题,就是题干中有两个空,而且两个空的位置不同。
此类题难度不一定高,但做起来非常麻烦,其原因是「类比推理」题本来信息量就少,错位之后又被压缩了一半,连原有的规律也被隐去。
「错位空」题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逻辑,考试有4个选项,因此需要使用「代入法」,把4个选项一一代入,分析逻辑是否成立即可。
A「教案:课件→信息:分类」错误。
众所周知,课件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程软件,可以简单理解为为PPT。而教案则是帮助教师制作教学内容的指导书。
「教案:课件」可以理解为「根据教案,制定课件PPT」。而「信息:分类」只能理解为「对信息进行分类」。
如果强行理解成「根据信息进行分类」,那也只能是「根据信息分类依据进行分类」。「教案」有「教学内容制定依据」的功能,而信息本身只有内容,是不带分类依据的,排除A。
B「教案:教学→归类:分类」错误。
由A可知,「教案:教学」可以理解为「根据教案,进行教学」。由于分类和归类为近义词,可以把后半部分理解为「近义词关系」。
显然「根据教案,进行教学」的逻辑和「归类和分类是近义词」的逻辑不一致,排除B。
C「教案:提纲→商品:分类」错误。
提纲的常见组合为「公文提纲、写作提纲」,即对准备写作文章的要点提前列出来。
教案为教学依据、教学指导,「教案:提纲」可以理解为「教案指导老师写出提纲,再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授课」,把ABD三项都包括进去了。
此时「提纲」可以理解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教案」的一部分。
而商品:分类只能理解为「对商品进行分类」。「分类」和「商品」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包含关系,两者也不是某个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只是单纯的一种词语搭配,排除。
C不能理解为「以商品为依据进行分类」,原因见A的分析。
D「教案:授课→标准:分类」正确。
由A的分析可知,教案则是帮助教师制作教学内容的指导书。教案:授课可以理解为「根据教案,进行授课」。而标准:分类可以理解为「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两组词都有「根据前者进行后者」的关系,因此逻辑关系一致,正确。
有考生把C的「商品:分类」理解成了和「教案:提纲」的一样的「以前者为依据制定后者」的关系,属于没有理解词语的属性导致的错误。
商品本身是不带有「分类依据」的,我以「商品分类的依据」对商品进行分类,逻辑关键词是对商品进行分类的「依据」,而不是「商品」自身。
本题分析完A之后,看到D就可以确定其为正确答案,整个题的解题逻辑是通用的。
八、精心设置的陷阱
(国考地市级卷题/省级卷题)故人西辞黄鹤楼对于()相当于()对于怀古(A)出游越王勾践破吴归(B)场所千古兴亡多少事(C)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D)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对于()相当于()对于怀古
(A)出游越王勾践破吴归
(B)场所千古兴亡多少事
(C)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
(D)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
本题正确率72%,易错项为D
—————————————————————————————————————————
本题错误率虽然不高,但很值得去学习,因为有设置非常精妙的陷阱。
从内容上来看,本文的题干和ACD选项中的诗句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B又可以用排除法排除掉,所以较容易解题。但本题的错题率仍然近3成,说明在复习中要加强对「错位空」题的练习,在缩短分析时间的同时,尽量提高正确率。
首先分析题干。「故人西辞黄鹤楼」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本诗是李白最著名的七绝之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非常优美,不过并不是本题的考察范围。题干「故人西辞黄鹤楼」简单翻译就是「我(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老朋友孟浩然」。
「怀古」是一种常见的文学题材,作者借作品表达对古代某人或事物的情感。
A「故人西辞黄鹤楼:出游→越王勾践破吴归:怀古」错误。
「越王勾践破吴归」出自《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相对来说没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出名,最著名的也是「鹧鸪飞」这个意境。但从「越王勾践破吴归」这句话就可以了解到,该诗描述的是勾践灭吴之战。因此,本诗对应的题材是「怀古」。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明显表达的是「送别」之情,或者说是「友谊」、「怀念」「触景生情」,并不是单纯的「出游」。
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离别的惆怅感情,可以看出诗人不是来黄鹤楼游玩的,排除A。
B「故人西辞黄鹤楼:场所→千古兴亡多少事:怀古」正确。
本题在分析前就可以排除了,因为「场所」对应的题干中的「黄鹤楼」,也就是说,如果本题逻辑关系成立,那么后半部分的诗句必须涉及具体的事物。
后半句如果改成「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北方」,才能勉强说得过去。B选项「千古兴亡多少事」不涉及具体事物,「怀古」是一种情感或者古诗体裁而不是诗中表达具体事物的名词,排除。
B出自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较为冷门,不过大多数考生都对老《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结尾一句话有印象: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辛弃疾的词和这句词意境类似,都是感叹三国英雄人物,属于怀古词,本题不需要分析到这一点,各位小伙伴若有兴趣可以自行学习。
C「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怀古」正确。
已知「故人西辞黄鹤楼」表达的即为送别之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首送别诗。而「折戟沉沙铁未销」出自《赤壁》,是非常有名的怀古诗: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名气极高,高到很多人提到杜牧就想到它。本诗最精妙之处,在于作者通过一件折断的古戟,就推演出整个三国可能的另一种结局。
仅仅十四字,涉及了战争、命运、爱情、帝王、名将、后宫等多种读者喜闻乐见的元素,气魄宏大,切入点又十分巧妙,可以说是七绝怀古诗的代表作。
D「故人西辞黄鹤楼: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怀古」错误。
由前文已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送别关系,说「离别」也勉强说的过去。而「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唐诗之一,知名度比其还高的,可能就只有「锄禾日当午」、「床前明月光」等儿歌级别的唐诗了。
虽然本句中的「阳关」看上去像是个古代的关卡(实际上就是汉代开始设置的),但通读全诗可知,诗人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才「劝君更尽一杯酒」。
前面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和题干后接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样,是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的感受。所以,D表达的不是怀古之情,而是离别时的不舍和感慨。
「阳关」这个自古设置的关卡本身是一个类似于当今「漠河-腾冲」分界线的作用,即阳关以西人烟稀少,作者和好友一别,今后再难相见,和「怀古」是没有关系的。
「阳关」这个陷阱设置的极为巧妙,和上题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属于「一知半解」才有可能做错的选项。本题涉及的很多古诗是大家熟悉的,这道题有没有做错呢?
九、一个词的两个反义词不一定是近义词
(国考省级卷题/地市级卷96题)前瞻∶预见∶回溯(A)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鼠目寸光(B)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循规蹈矩(C)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顺理成章(D)墨守成规∶井然有序∶纷乱如麻
前瞻∶预见∶回溯
(A)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鼠目寸光
(B)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循规蹈矩
(C)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顺理成章
(D)墨守成规∶井然有序∶纷乱如麻
本题正确率48%,易错项为A
—————————————————————————————————————————
本题题干有3词,且题干词为2字,选项词(成语)都是4字。此类题一般不会考察词语内部构造,偏重考察不同词词意的关系。题干3个词并不是特别好理解,这也是本题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联想、造句等方式尽量吃透它们。
前瞻:该词最常见于新闻报道中,例如「明日比赛前瞻」、「美国大选前瞻」等。从「瞻前顾后」这个成语也可以看出本词代表着是「向前看」的含义。
预见:即「预测见到」之意,较好理解,常见搭配为「预见未来」。
回溯:最常见的搭配为「回溯历史」、「经典回溯」,即「回顾过去」之意。
思考3个词含义后可发现,第一词和第二词含义较接近,而两者和第三词的含义相反。另外,「瞻」、「见」二字都和视觉有关,因此正确选项的前两个词也应属于同一类别。
A「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鼠目寸光」为本题易错项。
「深谋远虑」表示谋划深远、考虑长久,「未雨绸缪」表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的确和前两者都有较为相反的含义。但问题是「深谋远虑」和「未雨绸缪」不是近义词。
「深谋远虑」的角度是「思考、规划」,「未雨绸缪」的角度是「提前准备」,两者的角度不同,因此它们不是近义词,排除。
B「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循规蹈矩」正确。
「标新立异」,即标出新的主张,建立异于常人的观点。该词褒贬皆可,主要为褒义,可用来形容有魄力的创新,也可用来批评不顾实际、刻意求新求异的做法。
「特立独行」中的「特立」和「标新立异」中的「立异」类似,「独行」(独自行走,不管外界看法)和「标新」类似,二者是近义词,相对来说,「特立独行」更个性一些,例如王小波名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狗」。另外,二者都和「遵循、依照规矩」之意的「循规蹈矩」是反义词,因此和题干的逻辑接近。
C「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顺理成章」明显错误。前两者表示的是「交错、不齐」的含义,而「顺理成章」则有「顺着条理就能写成文章」之意,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顺理成章」没有「整齐、平整、简明」的含义,只要不望文生义,C很容易排除。
D「墨守成规∶井然有序∶纷乱如麻」中,「墨守成规」有明显的贬义,而「井然有序」则是个褒义词。同时,「墨守成规」和「井然有序」形容的是「规矩、秩序」,而「纷乱如麻」形容的是「交杂错乱」的情况,和前两者不构成反义词,排除。
综合考虑,本题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近义词」的掌握程度。如果a和b都是c的反义词,则ab可能并不是近义词,这一点需要理解。这道题的难度理论上并不高,但很多考生被生活经验所迷惑了。
十、注意不同词语间的对应关系
(国考题)言而有信︰言而无信︰承诺(A)童叟无欺︰明码实价︰交易(B)心满意足︰贪心不足︰满意(C)言之凿凿︰口说无凭︰证据(D)文思泉涌︰搜索枯肠︰知识
言而有信︰言而无信︰承诺
(A)童叟无欺︰明码实价︰交易
(B)心满意足︰贪心不足︰满意
(C)言之凿凿︰口说无凭︰证据
(D)文思泉涌︰搜索枯肠︰知识
本题正确率57%,易错项为D
—————————————————————————————————————————
根据「洋葱层剥」法,优先考虑题干3词之间的关系。本题题干、选项共15个词,没有一个难理解的(一般类比推理题的词都不难理解),但题干3词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弄清楚就很难做下去。
「言而有信」和「言而无信」是反义词,它们和「承诺」的关系为:
「承诺」是亲口说出(言)的话,能够做到就是「言而有信」,不能做到就是「言而无信」。
也就是说,本题三个词之间的关系为:
第三个词代表一种状态,前两个词分别是对该状态「能做到」和「不能做到」两种情况的描述。
A「童叟无欺︰明码实价︰交易」错误。「童叟无欺」和「明码实价」是近义词,把其中一个词改为「坑蒙拐骗」就和题干相近了。
B「心满意足︰贪心不足︰满意」错误。一是「满意」只表了「满意度」这个状态的正面描述,二是「心满意足︰贪心不足」表达的主要为「满足」方面,因此「满意」如果改为「满足感」就和题干相近了。
C「言之凿凿︰口说无凭︰证据」正确。「证据」代表一种状态,「言之凿凿」是「有证据」的情况,「口说无凭」代表「无证据」的情况,C的逻辑和题干非常接近,正确。
D「文思泉涌︰搜索枯肠︰知识」明显错误。前两个成语描述的是写作的「有思路」和「没思路」两种状态,而不是「有知识」或「没知识」。
本题B选项的「满意」这个词隐藏较深,需要理解该词和「满足感」的区别。类比推理题一定要明确题干词间的关系,找到和题干最为接近的逻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