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律能力

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因为疫情,目前很多孩子处于居家学习状态。有的格外自律,有的却放纵自我,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

以前,家长只需监督孩子写作业就行,现在却要催促孩子起床、监督孩子上网课,注意孩子有没有开小差……即便复工之后,家长依然需要在繁忙工作之余,监督孩子的学习,精力有限,捉襟见肘。由此可见,依靠管控的学习实难长久,唯有培养起孩子的自律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有一个事实是,高度自律的成年人也不多见。很多时候,成年人比孩子显得更加自律,只是因为比孩子背负更大的责任。若非刻意训练,很难拥有由内而外的自律。另一个事实是,全球仍在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人们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进入好的学习情境中去,大家意识到孩子的自律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独立网上学习的程度,孩子需要和同伴们在一起,通过相互感染,监督才能完成学习这件事。

所以,孩子的自律力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培养,刻意训练。泉源中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在自律力的培养上有些经验愿意分享,供大家一起谈论。

首先说明,培养自律力虽有章可循,但有没有捷径可以走。其实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越是那些最难以实现的成就,往往才最有吸引力。

从集体契约入手

在自律还没有培养出来之前要用有建设性的他律——集体契约来替代自律,为培养自律留出时间。

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家庭公约、班级管理公约、活动小组活动公约等,都应该是在家长或老师引导下由孩子们参与共创的。创建过程中,应遵守公平公正,责权利平衡,充分讨论,一事一议,多数裁决的基本原则,突出公约的约定性(规则明示在前,对事不对人),工具性(凡事不往道德上扯,能用工具解决的绝不无端拔高或指控),价值中性(旨在凝聚组织认同,提高运作效率,平衡多元利益),家长或老师也应该是其中平等的一份子,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有与责任不对称的权与利。

由家长或老师单方面的制定的制度只会激起对抗,或者只要求孩子做到,家长或老师却起不到表率作用就会让契约陷入不公平,只有由孩子们参与共创并和我们共同遵守的契约才有生命力,大家才会共同遵守。

记得几年前“偏岩游学”时,我们在分组完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导同学们一起创建小组公约,当时同学们创建了很多有意思、很细致的制度,其中包括男生若违规使用电子产品就要接受在明天的野外学习期间画眉,涂口红出行;女生若违规使用电子产品需要画胡须出行等等。效果出奇地好,为我们高质量完成游学提供了保证。

管理制度要适当

管理制度不要一刀切,好的制度要大家看见:越自律,越自由。

例如手机的管理,家庭和学校都不应该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一刀切的不让孩子使用手机,会陷入藏匿手机和搜查手机的这种无休止的猫和老鼠的游戏中;一刀切的允许使用会导致部分自律能力不够的孩子沉溺于游戏。

我们摸索的管理方式是根据共创契约,越自律的孩子拥有使用手机的权限就越大,违规使用者会被降级,削减使用权限,直至被全时段禁止使用手机。

这种管理制度的设定是为了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越自律,越自由,从而让大家都去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

帮助孩子分解目标

家长或老师们帮助孩子把目标进行分解,把看似一个很难完成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操作可反馈的小目标,并鼓励他们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然后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孩子就收获一份自我实现的快乐,我们及时送出鼓励和建议,从而促进他接下来的行动。总之,整个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总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慢一点,稳一点,每一步都制定好符合实际的期望值。整个过程不要拿孩子和其他人横向比,只和他自己的过去做比较,看到他的蜕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孩子的目标是这个假期学会打篮球,我们家长和老师就可以帮助孩子把这个目标分解成如下的小目标:

1.学习传接球技术要领——用时:一天

2.学习双手控球运球技术和带球过人技术要领——用时:三天

3.学习滑步,交叉步等篮球基本步法——用时:两天

4.学习定点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等常用投篮技术——用时:两天

5.学习行进间上篮技术——用时:两天

6.学习挡拆,突分,传切等常用技战术——用时:三天

……

我们帮孩子目标分解越细致,合理,反馈越及时,孩子收获感就越强,就像在行进途中可以看到不断接近目的地的里程碑,他切实的看到了自己在进步,更容易在困难中坚持下来。

这种方式也适合我们成年人,其实质就是OKR(目标管理)管理办法。这种小步快跑的进步方式会把自律培养成习惯,一旦自律形成习惯,我们就接近成功了。

习惯——因为他们是始终如一的,在不知不觉中,长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些年我们学校很多老师在这些方面给了孩子们很多的支撑,孩子们也受益匪浅。其中一个孩子凭借自己强大的自律能力一年内除了完成学科学习外,策划并主编了一份报纸,完成一次美国游学,举办一次个人摄影展,又在“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做了一次主题演讲等等,取得的成绩让人感动。

通过仪式明确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发自内心的目标整理出来,以行文的方式正式写下来,并分享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张贴出来,整个过程要充满仪式感。家庭管理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只有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的目标孩子才有为之奋斗的内心力量。

只有以行文的方式写出来,而且是极为明确的目标才能说明孩子内心是梳理清楚了自己的目标。

如:这个学期我要努力学习数学,这个学期我要多阅读等等就不算是一个好的目标,而只能算一个好的意愿,做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晰,执行中容易打折扣。

若是制定出“我的数学成绩这个学期要从C级提升到B级;或者我要阅读六本书,包括一本国内知名古典小说和一本知名国外科幻小说,一本人物传记,一本哲学入门书籍,一本欧洲近代历史书籍和一本旅游类书籍”这样的目标,执行起来有没有打折扣就很清晰,容易自我监督。

把目标分享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张贴出来是督促自己实现自己的承诺,此举若能配合有创意的契约式奖惩制度,效果就会更好,孩子们更愿意坚持。

所有这些要有仪式感是要给自己接下来的行动赋予意义感,往往是一个事情对自己的意义越大,我们就更加愿意坚持。

孩子不会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他极可能会长成我们的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高度自律的家长和老师才能培养出高度自律的孩子。没有捷径,也正是因为没有捷径,这种品质的习得才弥足珍贵。

作者:张传勋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片

转载:新校长传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