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画眉鸟打斗轶闻
(之前的写的动态,修改后发在图文里面来)
旧社会玩鸟,尤其云贵川炮哥“舵爷”都爱耍斗鸟,这算是民俗风尚、“古之遗教”。我有个长辈便是如此,解放前曾是一方大员,独爱画眉鸟,专职有人给他提笼喂鸟,背枪牵马,他就只管每逢节气的时候去参会打鸟,凑凑热闹。
这老爷子一到三伏天,就叫人把鸟挂到屋檐下,自己躺凉椅上,旁边挂一大坨羊肉,羊肉早就暴晒好多天了,已经开始生蛆。他在羊肉底下放一个大簸箕,里面洒上面粉,自己二两喝起,等羊肉上的蛆虫掉到簸箕上,即用筷子夹这蛆虫吃,时不时的就甩两个给旁边的画眉。后来帮他养画眉这位师傅,居然作我邻居,那会已经八十有余,所以小时候就经常晚上去找他吃罐儿茶,听他弹道琴,顺便摆些我不知道的如是这等老龙门阵。
话说我这个长辈打鸟还有个习惯。平时没事,他自己抽大烟的时候,就把鸟笼提来放边上,对着鸟喷几口。平时给他养鸟的人,也没事要给鸟喷大烟,到了打架之前,更要提早溜了回来,比赛前喷几口。可能这就是旧社会的人工激素。
话说旧社会的袍哥,就跟刘德一老师《哈儿司令》里面演的那些差不多,实际上就那个样子,都爱提笼子耍打棒。到了节气上,逢年过节,就在码头上,或者大庙斗鸟,不管是清水袍哥还是浑水袍哥,都是讲礼讲信,各自把鸟准备好,当天有地方师爷主持,中间摆两张八仙桌,上面堆满了双方的银元银票,然后师爷开始唱词,喊一声“双方将军亮相”,然后主人家各自出场,把鸟笼高举起来,围场子走一圈以为示众,而后摆上斗台。然后师爷开始讲解一盘今日打斗规矩和双方鸟的资格、来历,各自有啥子特色,擅长什么打法云云。比如:曾老爷小将军出自重庆璧山,当年子山钵,二红毛配小青眼,黄牛筋配蓑衣毛,善打灌锤,单抱无双,双排手走偏门,手插子要对红心…如此如此说一番之后,一声开始,立马抽门放打。打斗之间,师爷站在中间,要现场点评双方打斗的状况,就跟韩乔生一样,所以师爷得十分内盘,掌握各种画眉鸟打斗的术语,鸟的各方面知识都要很专业,且有广博的阅历,各种江湖见闻都能插得进来。说是一场画眉鸟的打斗比赛,整个下来就是一场颇有声势的小型赶庙会。
比赛结束,无论打输打赢,各自提鸟回家,认黄认教,打输了明年再来,打赢了吃回锅肉。从来没有出现过啥子打起气了,鸟扯来摔了这类情况。这就要比今天玩鸟动不动就提劲打靶的年轻人要有格调的多了!
旧社会斗鸟精彩故事很多,以后慢慢一一道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