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说,人要自由才会有思想火花,才能写

白癜风研讨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424854.html

当中国古典诗歌踏着历史的浪峰,来到大宋王朝的时候,曾经以意境取胜的唐诗就像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依旧光彩夺目。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宋代的诗人们在唐代诗人的光芒照耀之下苦闷不已。他们苦苦思索着,不知该从何下笔,才能将古典诗歌的魅力继续发扬光大。

面对以“韵致”取胜的唐诗,宋人深知,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越过这座高山。唯有独辟蹊径,才能闯出一片属于宋诗的天空,那就是“以理入诗”,贵深析透辟,以气骨见长。比如同是写“庐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纯粹写景,不求深意,洒脱高远,以情动人;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寓理于景,以理见长。

于是在宋诗中,看是极平常的生活内容的叙述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都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哲理。如,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再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宋仁宗庆历五年(),朝中主张改革的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相继被罢黜,欧阳修上疏力谏,守旧派以其妹之女行为不检为借口,将他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在他一生中,“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宋史·本传》)。这次他远离了朝中权贵,摆脱了灵性束缚,得以徜徉于山林,陶醉于自然,愈觉自由自在,写下了这首《画眉鸟》,亦“醉翁之意不在酒”,明为咏物,实是述怀,唱出了一曲脍炙人口的“自由颂”。

欧阳修诗评注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7.9购买

前两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起笔简洁,直写被歌咏的对象。画眉鸟一声声、一阵阵,婉啭灵活地啼叫着,在红色紫色的山花间,在高高低低的树丛里飞来飞去。它是那样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简直是大自然的宠儿。这两句用十四个字就生动地写出了画眉鸟优美动听的叫声和她所处的环境。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画眉鸟的歌咏上,即使是写得穷形尽相,绘声绘色,诗歌也不会有更深广的意义,更高远的意境。

三四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是对鸟声的感概:林间的自由鸣啭比锁在金笼的呜啭要动听多了。当然这也是人生的感概:自由自在的歌吟比被拘束、被豢养的应命题咏要美好多了,自由自在的生存比被禁锢被限制的生存要适意多了。这里要注意“金笼”二字,从鸟笼的饰金缀银,可以想见这不是平民之家用得起的,而是皇家贵族的居室林苑中才得见的器物。这是将山野的自由与宫廷侯门的不自由相比较。

就在这比较中,诗人不动声色地就将其态度表达了出来。一个是在山林间无拘无束,自由歌唱飞翔的画眉鸟,一个是困守在黄金笼中,处处受到限制,时刻不得自由的画眉鸟。那么,到底哪样一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其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众所周知,一入宦海,可以说就身不由己。所以诗中笼子里面的画眉鸟,其实就是身在宦海的欧阳修,它表达的是一种迫切希望归隐山林,不再受到世俗羁绊的心。即陶渊明诗中所说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欧阳修在自己晚年,也就是熙宁四年(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退居颍州。

这时的欧阳修已经深深懂得,唯有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一展抱负。诗中的“锁”代表诗人内心解不开的结,而金笼就好比荣华富贵,如果能抛开这一切,隐归山林,或许还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8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