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十首经典宋诗,意蕴深远,首首皆是佳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首诗主要是记述梦中所见,载于《居士集》卷十二。欧阳修被贬谪到颍州(今安徽阜阳)任知州以后,那时心情郁闷不已,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又或者是欧阳修有意安排,假借梦中所见,抒发自己郁闷愤恨的心情。

诗中首句“夜凉吹笛千山月”,写出了月夜、凉风、笛声。次句“路暗”“百种花”,将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而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这两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以下景致起到了烘托作用。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暗喻世事变迁无常,反映了诗人超脱俗世之想。第四句写酒兴意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但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这四个不同的意境,似断似续,然而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蕴含了诗人既想超脱凡俗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全诗对仗工整,意蕴深远,似梦非梦,情寓其中。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题又名《郡斋闻百舌》。当时欧阳修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这一时期写下这首诗应该是有所寄托。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这里借咏画眉鸟的性灵来抒发自己心中意绪,诗人把对鸟儿能在“林间自在啼”的欣赏,与“锁向金笼”失去自由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自己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情怀。

诗中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欢快跳跃枝头的灵动曼妙,使得姹紫嫣红的山花更显赏心悦目。诗中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不禁联想到林间那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啼鸣的鸟儿,再联想到此时的自己,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禁不住心生感伤。诗中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笼中鸟”的叹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切追求和美好向往。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宋仁宗景祐三年(年)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赠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因而表现了诗人谪居山乡的迷惘寂寞心情和自我宽慰的情怀。正如诗题冠以一个“戏”字,表面说明自己所写的不过是游戏文字,其实正是他遭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自己面对被贬谪生活的抗争精神,结尾句“野芳虽晚不须嗟”准确诠释了对前途仍充满信心和希望。

诗中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文人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在他的内心中,他深信明君不会抛弃忠诚的贤臣的,但在封建朝政中,君臣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人身依附、政治依附的关系,臣民要做到真正的人生自主与自我选择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也只能以“戏答”的方式表达自己当时的怨愤心情。此诗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蕴大,又怨而不怒,于自然清新之中表现出一种善处逆境的进步思想与可贵的性情。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宋仁宗景祐三年(年)五月,欧阳修因上书直谏而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于是欧阳修携家人沿水路前去赴任。一路风餐露宿,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阳城外的洞庭湖。由于羁旅劳累,当夜月下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抒发了羁旅之情,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明丽的洞庭夜景图。

诗中从羁旅之人听到悠悠钟声写起,渲染出一种黄昏旅人归的场景,这种归家的氛围牵引着“我”驻留树下静静聆听。江水苍茫,仿佛自身难以预测的前途,恍惚之间迷失了前行的路。而当有行舟人唱着船歌回家路过身边时,这歌声与城中钟声互相融合在一起,牵动旅人思绪,然而轻舟转逝如飞,空留孤影独自对江月,陷入无限遐想。

作者以景寓情,通篇于平易之处显现情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官场失意的落寞情怀。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年)八月被贬为滁州(州治在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诗就是离别滁州之时所作。

诗中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融暖和煦的春天。“花光浓烂柳轻明”,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明朗的基调。次句叙事。一句“酌酒花前”写出了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的情景。接下来“我亦且如常日醉”中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莫教弦管作离声”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设有弦管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虽然场面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的热情,“作离声”更加突出了滁州人对于这位德才兼备的知州离任时的不舍与一片深情。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这首诗是欧阳修约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年)被贬作夷陵(今湖北宜昌)令时,在赴任途经湖北安陆(古云梦地区),独宿客馆的思亲之作。

诗中描写了北雁南飞,一年将尽的时节,夜宿旅馆,提笔想给妻子写信,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盼望鸿雁能够传递自己与家人相互间的音讯。信中倾诉的思念之情,与梦中飞归乡里的场景,如梦似幻,竟难以分清。至此,逼真地显现了诗人梦归后,将醒未醒时的情态和心理。

这是诗人思念妻室之作,诗歌语言清丽而凄婉,深沉而自然,且极富思想内涵。可见诗人深得用词之道,善取精髓,能巧妙地与悠悠愁绪产生共鸣。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终自驾,归去颍东田。

宋仁宗庆历五年(年)八月,以范仲淹等人为首的“庆历新政”失败以后,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书替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降知滁州。欧阳修遭贬使他对朝纲无常心灰意冷,官场的倾轧,使他增添了摆脱世俗纷扰,向往归隐生活的欲望,此诗就作于他前往滁州赴任后。

这首诗以反问起,将这里的秋景写得美不胜收。猎猎秋风,吹动着酒旗,细雨滋润着秋菊。全诗仿佛轻描淡写,却又能把秋天迷人的景色,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如此安排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可谓高度精练,清新自然。接下来的“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不难看出他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以愤然思归之情作结,暗示自己如道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心中对那种与世浮沉的苟且生活的憎恶之情。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这是欧阳修于宋仁宗景祐四年(年)的春天所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前一年秋,欧阳修不幸受到奸人谗毁而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后来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于是他便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

全诗以春为线索,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对诗友形象的勾勒,以及有感于诗友以酒相待的真挚情怀。全诗大致分为两部分。

前部分写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寄诗安慰的一种感激;后部分从“雪消门外千山绿”起笔,通过对夷陵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写自己异乡逢春的新鲜见闻和落寞情怀。这首诗着重表现朋友间的思念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遭受贬谪、睹物伤春的苦闷心情。

江行赠雁

欧阳修

云间征雁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宋仁宗景祐三年(年)七月,范仲淹遭到权相吕夷简排挤而被贬谪,欧阳修上书朝廷加以指责,本想为范仲淹申辩,没想到皇帝昏庸,听信谗言,因此欧阳修也被牵连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这首诗就作于从真州(今江苏仪征)南行赴任途中。

当时正值深秋时节,有一天临近黄昏,在江水中行驶多日的欧阳修心力交瘁,准备在江岸边留宿,偶然看到几只南征的大雁栖息于江水之间,看到这些经历长途飞翔的鸟儿羽翼为之衰微,诗人不禁感时伤怀。忽然觉得自己的命运与这些鸟儿竟如此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诗人不禁更觉万般凄凉,因而感慨万千。

文中以征雁自比,抒发了一种疲于仕途坎坷,却又无可奈何的孤独寂寞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蕴深沉,情感丰富,耐人寻味。

戏赠丁判官

欧阳修

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欧阳修胸襟广阔,虽然一生仕途坎坷,曾两次因为替范仲淹等人上书辩解而遭到贬谪,但乐观向善的襟怀始终没有改变,他依旧像从前一样结交善友,与人为善。《戏赠丁判官》很显然是一首戏赠小诗,是欧阳修在好朋友丁判官的饯行宴上所赠,诙谐之中寄寓了一种真挚的友情。

诗中首先以一枝傲雪的寒梅相赠开篇,暗寓不论何种处境都不能失了傲骨,喝了这饯行的酒,前行的路上一人独行更要多加珍重;接下来以“须信春风无远近”,告慰友人,不要惧怕严寒,只要心中有春天,处处都会有花开,鼓励友人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

此诗篇幅虽小,但不失其妙,妙就妙在它以小蕴大,于自然清新之中表现出一种善处逆境的达观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