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科举考试内幕

隋唐时设立的科举制度,是读书人跳龙门的重要途径。有一年科举考试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看着新晋进士鱼贯而出,一时得意地大笑:“天下的英雄,都到我的口袋中来了!”福兮祸之所伏,白首为功名,科举考试对读书人何尝不是一种桎梏呢?聊斋先生蒲松龄一辈子都在与科考死磕。19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考试,获得县、府、道的第一,考中了秀才。蒲松龄才高八斗,自不必说。但他能考第一名,是很偶然的。因为清朝以八股取士,答题格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聊斋先生写了一篇大约只能称之为小品文的应试文章,是不符八股要求的。只是当时的主考施闰章是当时的大诗人,眼光格局与八股腐儒不一样。因而对蒲松龄青眼有加,擢升为第一。施闰章此举,既帮了蒲松龄,又害了蒲松龄。此后,蒲松龄继续考了四十多年,都无法考中举人。甚至有两次,蒲松龄还因答题犯规而被张榜批评,更别提考中。坊间传闻,因为蒲松龄写了《聊斋志异》,揭发了很多精鬼狐妖的阴私隐密,因而受到报复。每次考试时,总有妖鬼暗中作祟,因此一直考不上。有些人考场鬼迷心窍,有些人考试时便如有神助。中唐大诗人钱起赶考途中,居住在江湖边一个偏僻的客舍,人迹稀疏。晚上看着江波映明月,钱起不禁诗兴大发。一个人走到客舍院外,大声吟诵诗歌。就在钱起意得志满之时,便听到院子里有人幽幽地轻叹了一句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惊异莫名,连忙跑进院子。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人也没有,看来是鬼神作的诗谣。那一年科举考试,题目是《湘灵鼓瑟》。钱起福至心灵,想起了在客舍中听到的“鬼谣”。写下了千古名篇《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神仙暗中帮忙,钱起自然一举中第,运气好得无以复加。其实唐朝时,科举制度创立不久,因而考试有很多走后门的情况。大诗人王维便是通过玉真公主的关系,内定为状元。钱起的同乡朱庆馀,找的是水部张籍的门路。名动京师的张籍答应帮忙。朱庆馀考完还不放心,写首诗去问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考得还入时人的法眼吗?唐朝人真浪漫,作弊都是这么诗情画意。到了宋朝,科考便非常严格了。考生写完之后,会有专人负责誊写,并把名字遮糊。这样要想在考试时作弊就难了。一代大文豪苏轼正是在这种制度下参加考试。苏轼考完之后很得意,认为自己必然高中。他不知道,主考官欧阳修这时却很为难。欧阳修看到了一篇绝妙好文,嗟叹再三,真是好文章啊!可在定名次的时候欧阳修却犹豫了。他下意识地认为,能写出这样好文章的,只有自己的弟子曾巩。如果取为第一,必然引起很多人的非议。斟酌再三,欧阳修将这篇文章取为第二。正式放榜之时,欧阳修才震惊地发现第二名是一名叫苏轼的青年才俊。他又高兴又伤感地对家人说,“三十年以后,世人就只知道苏轼而不知道我了。”欧阳修对苏轼的欣赏不加掩饰,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固执的王安石却认为苏轼的文章有纵横家气,他说,“要是我是主考官,他苏轼就考不上。”可见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强求不来。清末的梁士诒考了第一名,慈禧太后一看大为不喜。原来当时正是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太后对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恨得咬牙切齿。康有为本名康祖诒,梁士诒这个名字恰恰是梁头康足,含有康、梁两人的名字。因而梁士诒的第一,只因为自己名字不合时宜,便如梦幻泡影。还有因出生时间不恰当而丢掉第一名的。北宋时,宋祁和哥哥宋庠参加考试,宋祁考了第一。当时皇帝还小,皇太后看到排名,说了一声,“弟弟怎么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把宋庠调成第一,把宋祁调为第十。到手的状元就这样没有了。两兄弟都是通过一番艰辛,方才取得高官厚禄。年纪长一些的宋庠还能保持勤俭本色,年轻得志的宋祁未免就奢侈放荡。有一次宋祁请哥哥喝酒,不免一掷千金,美姬陪侍。宋庠当时不好发作,过了两天,写了一封信去责备宋祁:“当年苦读时光都忘了吗?”宋祁一笑,回复说:“我们当年苦读又是为了什么呢?再说,这件事我都已经放下了。哥哥你怎么还放不下?”事关切身利益,谁能够轻易地放下?其实,人生的很多坎、很多的选择都是一次考试。未考之时,认真的备考,使自己具备更多的能力,拥有选择的能力。考完之后,认真过好现在的生活。不恋过去,不畏将来,人生的意义也许只在于当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3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