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义美丨广西红水河沿线少数民族风情画忆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xwdt/

地域环境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特定人文生态的重要前提与依托,而某一地域的艺术生成与发展则同此自然的、人文的因素密切相关。广西古属百越之地,现聚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虽历经变迁,但仍延续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受到了各种文化和宗教的影响,溢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文化特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处我国国土边沿,与中原和宗教发达地区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不同的民风民俗,形成了我国少数民族百花园中独特的民俗文化。

陶义美脱贫瑶乡乐未央cmXcm年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歌、舞、乐、服饰,是代不绝缕地存在于广西地域的艺术形式。在唐代,广西的歌、舞、乐已经开始盛行,其着名的有“广南春堂”(今演化为扁担舞)、“交趾胡芦笙”等;宋代“城郭村落日闻鼓笛声”,歌、舞、乐更盛,产生有壮族的青年男女聚会歌而抛之的“飞驰”(抛绣球);明代有壮族青年聚会于山淑水湄,唱和竟日的三月“浪花歌”。有瑶族的衣五彩、奏五乐的祀典,婚俗乐舞“五参”和女子垂手而歌的“蹋蹋歌”;有苗族女子的拟兽(禽)舞蹈“画眉鸟舞”;有侗族的“弹胡琴,吃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混沌舞”等。清代自幼习歌,倚歌择配的习俗在壮人中形成,迎亲送女的“歌声震林木”;瑶族有“男女旮旯深木丛林间,一唱百和,云为之不流”的“会阆”;在贺县(今贺州市)的瑶族中出现了短颈渔鼓、圆面小锣伴奏歌舞的“舞春牛”;有苗族以芦笙伴奏的,两男对跳,四、五女联臂围之,满场凡数百人围的“跳花坡”。

陶义美《瑶山旷响》cmXcm年

广西各族人民民间歌、舞、乐、服饰丰富多彩,是人们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庆社交,藉以传情达意。婚嫁丧葬,用来贺喜致祭,日常劳作耕稼,也常歌咏助兴。因之相传为习,日见多姿多彩,绵延不断。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每个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壮族是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其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还以布帕缠头。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因地区不同而式样各异,如那坡的黑衣壮最有特色。壮族妇女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下身穿绣花滚边宽脚的裤子或青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有的头上还缠着各式方巾,喜欢戴银首饰。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喜穿无领斜襟的黑色上衣和黑色宽脚的裤子,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

陶义美巧手织就小康路cmX96cm年

瑶族服饰式样亦是丰富多采,他们大都穿黑色或深蓝色衣服,衣料多为自织白布,用蓝靛浸染。男子上衣有对襟及斜襟两种,一般均束腰带,裤子长短不一,有的长至脚面,有的短至膝盖,大都用深色而较长的包头布包头。

广西桂西一带的大化、都安、南丹等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地处红水河流域,沿线居住着壮、瑶、苗、汉等少数民族,尤其是瑶族,有较多的支系。南丹县里湖乡一带的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白裤瑶山寨男子穿长至膝盖的白色灯笼裤,下缠脚腿布。妇女服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上穿过胯的长衫,无领对襟,在襟边袖口旁均有绣花及挑花,腰系五彩丝绣飘带,胸前悬挂长方形布一幅,上面绣满花纹,裤的长短不一,裤边也刺有花纹,两鬓发较长,以青布缠头,外束白线编成的扁带,还喜欢以成串的彩色料珠、银或银链挂在鬓边或腰带上;另一种是上穿无领无袖短衣,两襟绣花,腰系带,下着青色碎花白边的百褶裙,用布条裹腿。

陶义美巧手织就小康路cmX97cm年

瑶族妇女都盘发髻,发式各式各样,如有的“盘瑶”妇女只留头顶上部头发,而将周围的头发剃去,把辫子留在头顶,用长的黑布包上,形似草帽;喜戴各种银饰,装饰品有项圈、手环、耳环、银牌、银包、戒指等;头饰花样繁多,如“平板瑶”头顶六寸长、三寸宽的一块木板,中扎红绳,上盖花帕,前后垂细珠;“蓝靛瑶”发结细辫,盘于头顶,串集竹片为圆板缀以五色细珠,盖在头上,再复花帕。

大化瑶山的布努瑶的服饰特色鲜明,布努瑶服饰起源于何时,现在难以考证。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瑶族先民就有“好五色衣裳”的习俗,瑶族史诗《密洛陀》对布努瑶穿着打扮也有“先梳头,后结髻;先穿衣,后穿裤;衣连裙,裤花边”的最早记录。这说明布努瑶的服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布努瑶服饰由上衣、下裤、头饰、配饰、烟具、鞋子等六个部分构成,女子下装比男子多一条百褶裙。布努瑶男女裤子款式一样,皆为黑土布料,裤子做得很宽大,裤脚宽约一尺,裤头约三尺长,穿时需左右推叠,女子用百褶裙带、男子用布绳子绑系。

陶义美《针线划乾坤》cm×90cm年

广西桂西的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区域,正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乡土环境,少数民族地域特征、民族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粗犷、豁达、乐观、真挚、善良、淳朴、秀美”是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显着特点。

目前,广西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如何继承发展、传承,如何形成一个广西地域特色的一个宽泛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在表现民族特征的同时,既要有笔墨表现特色又要有人性精神内涵的张扬,两者和谐统一,才能在绘画作品中凸显广西特色,体现出广西新型的少数民族特色面貌,这是艺术家乐此不疲的表现题材。

陶义美作品欣赏

陶义美《鼓震号嘹瑶山春》(cm×cm)年

陶义美《牛角声震瑶山春》(×cm)

陶义美《号响瑶乡》cmX96cm年

陶义美《牛角号响瑶山春》(cm×95cm)年11月

陶义美《瑶乡晨号》cmX96cm年

陶义美《瑶乡陀螺》cmX96cm年

陶义美《瑶乡老汉》年

陶义美瑶山妹子cmX96cm年

陶义美瑶山姑娘cmX96cm年

陶义美南岭无山不有瑶cmX96cm年

陶义美布努瑶青年cmX96cm年

陶义美布努瑶老阿婆cmX96cm年

陶义美布努瑶姑娘cmX96cm年

陶义美布努瑶阿婆像cmX96cm年

陶义美布努瑶阿婆cmX96cm年

陶义美大山汉子cmX96cm年

陶义美瑶老庚cmX96cm年

陶义美和谐瑶家cmX96cm年

(来源:陶义美讲评堂)

画家简介

陶义美,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中国人物画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郑军里教授。现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书记、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理事、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广西金石研究会会长、广西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1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