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合漫话上篇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中国古代的合形器出现较晚,如若非要找出合的祖形,可类比的是浙江萧山长河镇塘子堰村出土的西周原始瓷盖盂,此器虽然称盂,但形体上呈矮圈足、扁腹、大盖之样,与后来的合造型、功能有相通之处。西周时期出现的带盖青铜簋,形制上也与合有相关性。   

目前所见标准的瓷合是年广州市黄埔区姬堂3号墓出土的“青釉盖盅”。此所谓盖盅者,理应称合,若称盅,需当饮器或食器用,而从此器之形及出土相关情况看,作饮器及食器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不妨称为青釉盖合。

西晋以后,各类瓷合流变开来,发展出样式各异、用途不一的种类来。瓷合中,用于化妆的粉合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说到粉合,需略知古人用粉施粉的景况。白居易诗“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等,虽不乏文学之夸张,但也说明唐代脂粉于宫女之要。唐温庭筠《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遮鸪。”一幅美女弄妆的画面跃然而现。

不过,早于唐代,描写美女弄妆的文字已经很多。南朝萧纲《美人晨妆》:“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正所谓“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战国时宋玉《神女赋》中有“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之句,屈原《楚辞》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之语。可见,人类施粉涂黛的历史很久,古人爱惜花容涂脂抹粉的激情并不逊色于今。

《墨子》《博物志》等书提到,最早的粉是米粉,起于夏禹;后来商纣造铅粉。但是,若按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规律分析,人类涂粉抹脂的历史可能远比文字的记述长久,至少也可追溯到多年前齐家文化青铜镜出现之前。铅粉出现以后,造铅粉不如造米粉容易,而施粉弄妆又十分迫切和必需,于是,精心地将珍贵之铅粉贮存在合器里就成了妆事之要务。

“粉合”一名较早出现于南宋人所著《钱唐遗事》一书。虽然,瓷合当粉合的情况可能自西晋就已经开始了,但明确称“粉合”的情况在此以前并不多见。不过,此书所记之粉合的作用不是化妆的工具,而是用于祭祀之物。

粉合用于妆事,小说《镜花缘》有一段记述:“众宫娥也有执着灯台的,也有执着潄盂的,也有捧着面盆的,也有捧着梳妆的,也有托着油合的,也有托着粉合的……净面后有个宫娥又来搽粉,林之洋执意不肯,白须宫娥道这临睡搽粉规矩最有好处,因粉能白润皮肤,内多冰麝……”此段文字可见,宫中弄妆搽粉的场面十分了得。

问题转回前述所及年广州市黄埔区姬堂3号墓出土的那件“青釉盖盅”,除了应该称之为“青釉盖合”外,从关联的出土物情况看,这只盖合,实际上应是西晋时期的粉合。此有同墓出土的连体“青釉托盘耳杯”为证:这只连体器,托盘及两耳杯连同一瓷勺粘连在盘中,是完整的组合器。推测此器盘中耳杯及勺为调治黛青、燕脂之用,而“青釉盖盅(合)”正当贮存铅粉,合中上层的内盘,以为取用铅粉之便。

唐宋以后出土的各类粉合,异彩纷呈,不胜枚举。邢窑、定窑、巩县窑、越窑、汝窑、耀州窑、龙泉窑、磁州窑、鲁山窑、吉州窑、湖田窑等,各窑口或如冰雪之洁,或如青玉之温,或如天青之翠,或如处水之静,或山或水、或花或鸟,无不生动逼真,呼之欲出,彰显着唐之精神、宋之意蕴。

▲安徽省岳西县文物管理所藏北宋青釉印花母粉合

唐宋以后瓷合作粉合用时,一般体积较小,腹较浅,这与前述西晋粉合的情况正好相反。浙江省临安市所藏晚唐越窑秘色瓷合、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绞胎合、江西博物馆藏宋青白釉褐色点彩合等均为此类情况。另一种称子母合的器,大合之合堂中三连体三个小盂,也有作两小盂一小盘的。此型器见于安徽省岳西县文管所藏北宋青白釉印花合、湖北省罗田县博物馆藏北宋青白釉合、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北宋青白釉印花子母合等。连体粉合也有不带母合,而只见三小合或五小合相连的,算是粉合中特别的一类。三连体粉合功能上较普通粉合更方便,也更适用。古人化妆有三要:一画眉,二涂唇,三搽粉。因此,合中三器实则对应化妆三事。

《汉书张敞传》记有京兆尹张尚为妻画眉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对眉的重视。《楚辞》说粉白黛黑,粉自然是用来擦脸的,而黛用以画眉。后来,画眉之色变成了青色。《西京杂记》形容卓文君之“眉色如望远山”,表明了文君眉色之青。无论是黑还是青,总是与白色之粉无法放到一起。因此,子母粉合中粉与黛需分置于不同容器内。又因原产于燕支山而得名的涂唇燕脂为丹红之色,所以,燕脂也必须跟粉与黛分而置之。于是,便有了一大合内连三体的子母粉合。

瓷合的另一常见用途是用于盛放香料,称之曰:香合。将瓷类香合与粉合明确区分开来,是个颇为让人着难的命题。明代周嘉胄《香乘》一书曾把香合与粉合混称,此书卷19有“惟多着丁香于粉合中自然芬馥”之语。由此可知,在明代的香学家周嘉胄眼中,粉合与香合是可以一器两用的。但是如若检点史料和出土资料,香合与粉合之不同,还是可以区别的。

我国古代香事相较于妆奁之事更显复杂,也更排场铺张,所以香合出现时场面气派会更大一些。周密《武林旧事》记,绍兴二十一年(年)大臣张俊向宋高宗进贡物中包括香器有:汝窑香炉、香合、出香三样。《宋会要辑稿》记太平兴国二年(年)吴越王钱俶曾经向北宋朝廷进奉“金香合、金香毯”。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每岁乾元节醵饭僧,进香合,以祝圣寿”。这些史料证明,香合是受古人重视的纳入贡礼的要器,与“身居闺房难露面”粉合不同,香合的身段似乎又高贵了几许。

▲河北定州博物馆藏北宋定窑白釉竹节纹香合

明确为香合的出土器可见于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净众院塔出土的数件定窑白瓷合及酱釉合,这些合形器,除了因出土于寺院塔基原因理当作香合用外,更有一瓷合直接墨书有施香人的姓名,铁证了这些瓷合为香合的事实。通观这些香合,多为圈足,合身有竹节形的,有桃形的,有碗钵形的;合盖或宝珠形钮,或柿蒂形钮,或圆轮式钮,或无钮。无论作何形态,总的看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合体较粉合偏高,合腹偏深。

另见藏于福建省武夷山闽越王博物馆的五代青釉合、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北宋青白釉印花瓜棱合、藏于湖北省英山县博物馆的宋青釉瓜棱合等,都具有器身偏高的特点,因此,均应归为香合之属。

年江苏省淮安市城东乡出土了一批南宋青白釉组器,这批器物共5件,其中盖罐3只,花口炉1只,盖合1只。盖合中置有一小匙,有人认为此盖合为油合,这一看法恐有不妥。正如3只香罐大小形态不同而仍为贮香之具一样,瓷合也是同属中的一类。只是,由于合中多了小匙,导致此合在功能上代替了香事三要件中贮匙的香瓶。因此,此盖合是香事三件中的组件,是合型的贮匙器罢了。

年8月21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古代瓷合漫话(上篇)》

↓↓↓↓↓↓↓↓↓

责编:陈晓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